3 作者、隐含作者和叙述者.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 作者、隐含作者和叙述者

叙事学第三讲 真实作者、隐含作者与叙述者 Real Author, Implied Authro Narrator 一 作者(author)与叙述者(narrator) 1 作者并不等于叙述者 《阿Q正传》开头: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接到传阿Q,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 《狂人日记》按语: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记中语误,一字不易;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识。 《呐喊》自序: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己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回家之后,又须忙别的事了,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办到的东西。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 2 叙述者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人,而是一个device,一个function。 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如果我们把《故乡》视作记事报道,那么其中的“我”就是鲁迅;如果我们认识到这是小说,那么其中的“我”就不能是鲁迅。……从叙述学角度来说,《故乡》与《祝福》中的“我”与《孔乙己》中的酒店小伙计“我”地位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3 不能区分作者和叙述者的后果: 把文学作品当生平材料读 《伤逝:涓生手记》:那里虽然没有书给我看,却还有安闲容得我想。待到孤身枯坐,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世界上并非没有为了奋斗者而开的活路;我也还未忘却翅子的扇动,虽然比先前已经颓唐得多……。 李长之《鲁迅批判》:“涓生,也就是作者鲁迅自己。” 夏志清《“中国文学只有中国人自己讲”》:《伤逝》写的是许广平之外的另外一个女朋友,没有人提过。这是真事情,大家不敢讲。他们研究了半天,不敢去问他,真是的。没什么难为情,他又没有太太,不出名以前也有女朋友。没有人提,真是奇怪。开始看《伤逝》,就觉得很有真实性,你感觉到了吗?他的经验就是靠自己嘛,《肥皂》里的老头就是他自己。他作为一个小说家的虚构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没有的。其实骂鲁迅的人和批评他的人很多呀。 鲁迅在1926年12月29日致韦素园的信中曾说:“我还听到一种传说,说《伤逝》是我自己的事,因为没有经验,是写不出这样的小说的。哈哈,做人真愈做愈难了。” 二 真实作者(the real author)与隐含作者(implied author) 1 叙事学只谈论隐含作者,不谈论作者本人 申丹《叙述》:叙事学家十分重视对作品之外的真实作者和作品之内的隐含作者(implied author)的区分,仅关注后者,不关注前者。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叙述学家一般不考虑文本之外的作者,仅关注文本之内的“隐含作者”(即文本中蕴涵的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等)。 1 为何要区分“隐含作者”和真实作者 第一,作者本人不可捉摸: 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作者恰恰是文学研究中最不可捉摸的一环,与一般看法相反,作者是最不稳定的因素:莎士比亚、施耐庵、曹雪芹都只留下一个名字,“兰陵笑笑生”之类留下一个外号; 第二,文不如其人的现象比比皆是; 第三,同一作者可能有多部作品,每一部作品都包含一个隐含作者; 第四,一部作品可能有多个作者,但隐含作者却永远只有一个。 3 隐含作者之解释 隐含作者: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real author)相对。所谓“隐含作者”,就是读者从作品中推导、建构出来的作者的形象,是作者在具体文本中表现出来的“第二自我”。是美国批评家韦恩·布斯(Wayne Boo

文档评论(0)

5611907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