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禁忌之我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桂枝汤禁忌之我见

桂枝汤禁忌之我见 -- 作者: 沙沙 -- 发布时间: 2004/06/10 07:54pm 伤寒论》桂枝汤禁忌之我见 柴瑞震   本文从对桂枝汤组方、功效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认为桂枝汤不可用于素体阳盛,或素体湿热内蕴及风热外感的患者,是无可置疑的,而对于“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则非绝对禁忌。这要看“脉浮紧,发热汗不出”的原因是什么,若是风热外感的温热病或阳热内盛的热壅腠闭,则桂枝断无可用之理;若此证是由风寒外感的伤寒证,则桂枝汤还是可以考虑的,因为桂枝汤本身属于发汗轻剂,而且是辛温发汗剂,所谓“解肌发热”只是强调了方剂功能的峻缓不同而己。所以,笔者认为桂枝汤可以用于外感风寒中的轻症、初期病证和年老体弱而感受了风寒之邪无有汗出的患者。   笔者在临床中,对于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楚的风寒外感初期,每每首选桂枝汤,多有一剂微汗而解者。尤其对于年老体弱、素来营血不足而感冒风寒者,用桂枝汤治疗,较之麻黄汤更为稳妥。故不揣陋,兹举三例病案,整理出来,以飨同道:   案一:文某,男,36岁,曾患贫血,素来身体虚弱不支。于1989年10月19日,因洗澡而感冒风寒,表现为发热恶寒,战栗鼓颔,头痛身痛,周身无汗,苔薄白,舌淡润,面色苍白,脉浮无力。疏方:桂枝9g、白芍9g、生姜6g、炙甘草9g、大枣6枚。一剂水煎早晚服之,嘱其药后饮热米汤一碗,盖被微使汗出。当晚服药后,至夜半大汗通身,淋漓不已。寒热头痛外感虽已,而正气益虚,动则汗出神衰、气短、口干、脉虚大无力,调方:五味子10g、山萸肉10g、党参10g、白芍10g、生姜3g、甘草30g、大枣12枚,一日一剂,连服四剂而愈。   案二:李某,女,69岁,患痰喘病已二十余年。于1996年正月初八,因走亲戚看朋友,途中冒寒,于是发热恶寒,脊背痛愁不舒,头痛无汗而喘嗽气急;诊其舌白苔白腻,面痿体瘦,脉浮而紧,疏方:桂枝6g、白芍6g、生姜10g、炙甘草10g、大枣6枚、茯苓10g、杏仁10g、厚朴10g、川芎6g,一剂水煎日3服,嘱其药后饮热米汤一大碗,盖被使微汗出。患者年高畏汗,甫汗即着艾火薰之,一剂毕病仍未除。初九再诊,仍疏原方,桂枝、生姜各加为10g,并嘱以汗出周身为度。初九晚往视,已豁然而愈,且喘嗽也止,云服后约一时,即汗出通身。   案三:刘某,男,5岁,1995年7月11日,在院内玩水而外感。患儿发热,寒战,哭闹不休,自谓头后边痛,腹痛,无汗出,脉浮而紧,舌苔薄白。疏方:桂枝3g、白芍⒋5g、炙甘草⒋5g、生姜3g、苏叶3g、大枣3枚,一剂水煎早晚服之,嘱其药后饮稀热粥。至当日午饭时,患儿周身汗出,头痛、腹痛皆痊愈。   从以上所举病例可以看出,桂枝汤同样属于发汗解表剂。唯其发汗的力量缓而小,且是以“和”为“发”;在运用上看,它不仅适用于自汗出的太阳表虚证,而且也可用于风寒表实的初期,以及年老、体虚,或婴幼、孺妇之外感风寒表实证。在这一点上,它不同于专以开表发汗、只适于表实无汗者而禁于津亏、血少、里虚、中寒者的麻黄汤。B09 -------------------------------------------------------------------------------- -------------------------------------------------------------------------------- -- 作者: 白石 -- 发布时间: 2004/06/11 04:20am ??许学士,治乡人邱生者,病伤寒发热,头痛烦渴,脉虽浮数而无力,尺以下迟而弱。仲景曰尺中迟者,营气不足,未可发汗。用建中汤,加当归、黄芪。翌日,脉尚尔,其家索发汗药,言几不逊,许忍之,只用建中调营而已。至五日,尺部方应,遂投麻黄汤二服。发狂须臾,稍定略睡,已得汗矣。信乎!医者当查其表里虚实,待其时日。若不循次第,取效暂时,亏损五脏,以促寿期,何足贵也? ? ?此案与上文亦相通,皆论虚人伤寒表实证治法。仲景云: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此之谓也。 ? ?麻黄汤证,气机内闭,易于生热;桂枝汤证,津气外泄,多致阴寒。故同用桂枝,一以麻黄开达,一以芍药收敛。白石以为,虚人伤寒表实之证,或可用桂枝汤去芍药,加当归、黄芪。 ? ? -------------------------------------------------------------------------------- -- 作者: 三七生 -- 发布时间: 2004/06/11 03:28pm ? ? 白石先生所言甚是,王燕昌有一味当归四两解表之案,正与此意仿佛。血中温气不足,致寒邪束表内陷,温其血则寒气自然外散。此中有太极拳绵绵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