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型模具复习归纳.
模具知识点归纳
复习指南
1.浇注系统组成:主流道+冷料井+分流道+浇口
2.成型零部件:分型面位置选择+排气方式及排气槽位置 合模导向及定位机构
3.简单脱模机构:分类(推杆,推管,气压等脱模机构) 双脱模机构(看图说出脱模顺序)
二级脱模机构(看图说出动作原理) 浇注系统凝料脱出机构(看图说原理)
螺纹制品脱模(看图说出脱模原理)
4.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分类(机动式侧向分型抽芯类型) 瓣合侧向抽拔距计算
如何避免滑块与顶杆干涉 典型结构(看图说出原理)
5.温度调节系统 冷却系统设计原理 由图形说出冷却水的流动路径及方向
6.气体辅助注射成型 优点,工艺过程 类型(short和full shot)及含义
7.挤出螺杆与口模的匹配原则 挤出机与口模间的联接方式
8.口模的流变 : 流动形式:几维流动
9.棒材模:类型及优缺点 定径方式,绝热垫圈材料选择
10.管材模:类型及结构特点 结构参数,比如扩散角收缩角大小关系,支架筋….定径方式的特点。
11.吹膜机头:牵引方式 模具类型及特点 复合机头的目的 定径装置
12.吹塑型柸机头:常用机头类型 熔接痕问题? 径向和轴向分布不均问题?储料缸类型,目的,特点? 轴向和径向吹胀比不同导致的厚薄问题。
13.板,片,平膜机头:机头类型及特点 调节流动均匀性指数方法
14.线缆包覆机头:机头类型及特点
15.异型材机头:异型材产品设计原则 机头类型及特点 定型方式
16.其它机头:机头类型及特点
二.浇注系统
1.浇注系统:在模具中,从注射剂喷嘴起,到模具行腔入口为止的塑料熔体的流动通道,或者是指在这个流动通道内冷凝的固体塑料。
2.浇注系统分为普通浇注系统(冷流道)以及热流道系统两大类。
其中普通浇注系统包括:主流道,分流道,冷料井(作用? )和浇口
主流道:经常与高温喷嘴接触,故温度最高,应该加强冷却。由于主流道的入口经常与高温喷嘴接触,碰撞,所以一般主流道部分做成可单独更换的主流道衬套,以便单独热处理,同时为了防止定模底板和行腔板之间的溢料。
对于对角式注射机用的模具:因为主流道开在分型面上,故主流道设计成等粗圆形,并把和注射剂接触的部分做成一个镶块,以便单独利用硬度较高的钢材,或单独进行热处理。
定位环:模具中设计定位环的目的是保证模具的顺利安装和保证模具主流道中心线与注射机的喷嘴的中心线对中。定位环和注射机定模扳上定位孔的配合形式为动配合或直接定位环的直径上减去一个下偏差0.1-0.3mm,这视定位环直径的大小。定位环和主流道衬套一般是分开设计的,定位环一端要倒角
冷料井:也称冷料穴。其是为了储存前锋冷料而设计的。对主流道末端的冷料井,一般设计在动模一边,其尺寸随着主流道的斜度继续增大,更有利于储存冷料。分流道冷却井长度一般为5-8mm。冷料井作成一锥形凹坑,为了能拉出浇注系统凝料,在锥形凹坑的锥壁上平行于锥边钻一深度不大的小孔,开模时靠这个小孔把主流道凝料拉出。要脱出主流道凝料,则必须先沿小孔轴线移动,故分流道必须设计成S形或类似的容易变形的形状。
拉料杆(sprue puller):目的是在开模时把主流道凝料从主流道中拉出使其与制品一起留在动模。
倒锥形冷料井及拉料杆:利用倒锥拉出浇注系统凝料,顶出时强制顶出。
适用于何种塑料?如何安装? 适用于弹性较好的塑料品种,固定于顶出板上。
环形槽冷却井:利用环形槽拉出浇注系统凝料,顶出时强制顶出。
适用于何种塑料?如何安装? 适用于弹性较好的塑料品种,固定于顶出板上。
球头形拉料杆:不像Z字形拉料杆被固定在顶出板上,而是固定在型芯固定板上。开模时随动模一起移动,顶出时并不随顶出板移动,由顶杆推动推板把浇注系统凝料从拉料杆上刮下。
球头形拉料杆的变异形式:锥形拉料杆 用于成型单型腔带中心孔的制品(如齿轮模具),头部为锥形起到很好的分流作用。但是,无冷料井,靠塑料的收缩包紧力把主流道凝料从主流道中拉出,故不可靠。如何提高可靠度?改进的方法有减小锥度或增加锥面的粗糙度。
分流道:一般只在多腔模或者一模多点进行浇注时才设计分流道。
其具体如何设计尺寸? 从冲模和补料的角度:分流道应短而粗;从省料角度:分流道尺寸越小越好;从冷却角度:分流道尺寸也不能太大。三个因素综合考虑。
分流道尺寸与塑料品种,制品大小及形状有关。对于圆形分流道,界面直径一般在5-10mm之间;对于流动性特别好的塑料如PP,PE,PA等,如果分流道的长度又短,其直径可小到2mm;对于流动性差得塑料可大于10mm.
分流道的布置方式:对多型腔模有平衡式布置和非平衡式布置
尽量设计成平衡式流道系统,即从主流道到各个型腔的分流道的长度、形状和截面尺寸都对应相等。使塑料熔体能以相同的压力,在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