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司马迁与《史记》.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司马迁与《史记》

评点式讽刺 《酷吏列传》之王温舒 御史 “督盗贼,杀伤甚多”。为河内太守时, “郡中豪猾相连坐千余家”“大者至族,小者乃 死”,“至流血十余里”。春至,温舒顿足叹曰 “嗟乎!今冬 日益展一月,足吾事矣!” “天子闻之,以为能,迁为中尉” 《外戚世家》 孝文窦皇后姐弟相认,太后“持之而泣,泣涕交 横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 比照式讽刺 《季布栾布列传》刘邦 丁公(季布母弟) 刘邦“两贤岂相厄哉”“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 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使后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 《循吏列传》VS《酷吏列传》 《冯唐传》文帝“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 《李将军列传》文帝“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李广自杀后“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垂涕”《卫将军骠骑将军列传》“大将军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于上,然天下未有称也” 七、《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一)总体上来讲,作为首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大规模作品,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多种可能性 (二)小说方面,除了人物类型,其体裁与叙事方式也受到《史记》的显著影响 (三)戏剧方面,《史记》故事的戏剧性、人物性格鲜明、矛盾冲突尖锐 (四)散文方面,中唐古文运动、北宋文体革新运动、明代前后七子文学复古运动、清代桐城派阳湖派都以史记为榜样 (五)传记文学方面,纪传体影响大量历史人物传记 关于《汉书》 一、史汉大不同 创作动机及其性质 司马迁借史写哲学、写诗、写悲剧英雄榜、写民族灵魂史;班固正经写历史 司马迁看重的是精神,班固着眼的是史实 司马迁以文学之笔写人物,班固则以史学之笔借人传事 司马迁慷慨多气,思想卓荦,有叛逆精神,笔下才人多悲剧色彩,其所赞誉也是敢于和命运、权势抗争的游侠精神;班固本为儒生,老成稳重,恪守经术,其所推崇多是忠君的奴性人格 班史严肃性、科学性过于史记;文学性则难与迁史相提 子长著作,微情妙旨,寄之文字蹊径之外;孟坚之文,情旨尽露文字蹊径之中。 读子长文,必越浮言者始得其志,超文字者乃解其宗,班氏文章亦称博雅,但一览之余,情词俱尽,此“班马”之分也。 ——程颐 二、《汉书》之删削 《史记》项羽本纪: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 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 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面前,莫敢仰视。 《汉书》项籍传: 楚战士无不一当十,呼声动天地。诸侯军人 人惴恐。于是楚已破秦军,羽见诸侯将,入 辕门,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李将军列传》文帝“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李广传》惜广不逢时,令当高祖世,万户侯岂足道哉! 《袁盎晁错列传》错父曰:“刘氏安矣,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 《晁错传》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 删冗削烦,其所削实在是《史记》的文学灵魂,是司马迁活泼的精神 三、《汉书》文章特色 (一)语言温厚典雅,洁而不秽 (二)叙事周密严谨,善于将繁杂事物数语点透,对于统治阶层内部纷争,描述尤为出色《霍光传》“《汉书》第一传” (三)写人虽无史记夸张渲染,却也能通过典型事件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传人物风神 《丙吉传》 “群斗者,死伤横道”,视而不见 “逢人逐牛,牛喘吐舌”,详问“逐牛行几里 矣?”“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 禁被逐捕,岁竟丞相课其殿最,奏行赏罚而 已。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方 春少阳用事,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 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害也。三公典调和 阴阳,职当忧,是以问之。” 《陈万年传》之“万年教子” 语至夜半,其子“睡,头触屏风”,万年 怒骂“不听吾言,何也!”其子叩头谢罪 “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 《李广苏建传》 “传神处,并不在太史公下” “武父子无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 将,爵通侯,兄弟亲近,长愿肝脑涂地。”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 恨。” 南向号哭,呕血,旦夕临数月。 民族内斗劣根性 西周初:周公VS管叔蔡叔 西周末:申后、褒姒、伯服、宜臼 东周赧王:内讧导致东西周分裂,周朝结束 春秋战国:诸侯争霸,骨肉相残者不计其数 秦末:反秦军队大业未成,各自称王,队伍分裂 汉初:刘邦杀韩信等功臣 汉中:刘氏VS吕氏,刘氏VS刘氏,朝臣之间 司马迁关于“内斗”看法 (范蠡云:)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 ——《越王勾践世家》 (韩信云:)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淮阴侯列传》 不止奸奸相斗,忠奸相斗,贤良忠贞者亦生死相争 太史公曰:张耳、陈馀,世传所称贤者;其宾客 厮役,莫非天下俊桀,所居国无不取卿相者。然 张耳、陈馀始居约时,相然信以死,岂顾问哉。 及据国争权,卒相灭亡,何乡者相慕用之诚,后 相倍之戾也!岂非以势利交哉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