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用急诊治方法
* 心脏电复律装置(除颤器) 一般由4部分组成 电极板 心电示波器 指示能量输出 同步触发显示 * 电复律/除颤的适应症 1、非同步直流电转复适应症(紧急适应症) (1)心室颤动 (2)心室扑动 (3)无脉性室速 2、同步直流电复律适应症(选择适应症) ⑴心房颤动 ⑵心房扑动 ⑶室上性心动过速 ⑷室性心动过速 * 电复律/除颤的禁忌症 (1)洋地黄过量所致的心律失常:洋地黄可以使直 流电所致的室性心动过速的域值下降,电击后可引起心室纤颤等严重的心律失常。 (2)严重低钾血:可使室颤阈值降低。 (3)房颤、房扑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5)近期有栓塞史:电击后可能有栓子脱落形成血栓。 (6)已用大量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药物者:电击后可 影响正常心律的恢复。 * 电复律/除颤能量选择 电复律 类型 心律失常 类型 单相波能量 (焦耳) 双向波能量 (焦耳) 同步 房颤 200 120—200 房扑 阵发性室上速 50-100 50-100 单型性室速 100 100 非同步 多型性室速 360 150-200 室颤和室扑 360 150-200 * 操作流程 评估病人、评估电复律仪的性能 →开机→心电监护(选择R波高耸导联进行监护) →描记心电图确定心律失常类型 →患者进入理想的麻醉状态后,将电极板涂上导电膏 →按要求放置电极板 →选择同步非同步→选择能量 →充电→放电 →效果评价→处理病人、维护电复律仪 →洗手→记录操作过程和仪器使用登记 室颤、室扑无须向家属交待,立即实行电除颤 * 电复律/除颤的并发症及处理 诱发各种心律失常 缓慢型心律失常:窦缓、窦房阻滞和房室阻滞 期前收缩:最常见,若有频发、RonT,多源性或成对室早且难消失者,给予利多卡因,必要时用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 室速或室颤:可因除颤时同步不良,心肌本身病变、低血钾、酸中毒、洋地黄过量或放电量不足引起,应予以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心律平、溴苄胺或5%碳酸氢钠,立即再行电复律/除颤 房扑、房颤:能量较小,可再行电复律。 * 电复律/除颤的并发症及处理 栓塞:动脉栓塞发生后积极抗凝、溶栓或其他方法进行治疗 急性肺水肿:常在电击后1~3小时内发生,发生后按肺水肺外理原则进行处理 低血压:约3%发生,见于高电能电击后,也可能与麻醉剂有关。如果血压持续降低,且影响重要脏器血流灌注时,可给予升压药 * 电复律/除颤的并发症及处理 心肌损伤:约为3%,表现为ST段的压低或抬高,心肌酶轻度升高,多因电击能量过大,或反复多次电击所致。多无需特殊处理 皮肤灼伤:较常见,多为局部红斑或轻度肿胀,系电击按压不紧或导电膏涂得不够均匀或太少所致,与使用高电能有关,可局部涂搽烫伤膏 * 溶栓治疗 溶栓作为治疗急性动脉栓塞与动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方法已被广泛应用。静脉内注射溶栓药物进行全身溶栓,虽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由于药物需要在全身进行代谢,局部血药浓度难以发挥较好的溶栓作用,用药剂量大,溶栓时间长,易引起血液纤溶亢进,出现全身出血,成功率不高。20世纪70年代后,由Dotter等首先采用了置管溶栓术,即将导管插入阻塞的动脉内注入溶栓药物进行局部溶栓的方法。由于提高了局部药物的浓度,减少了全身用药量和并发症,取得了较好的溶栓效果。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病理过程 阻塞 急性事件 栓塞 慢性缺血 动脉粥样 硬化斑块 斑块产生裂隙或完全破裂 血栓与粥 样斑块融合 血栓脱落 稳定性斑块 血栓形成 * 溶栓治疗方式 静脉溶栓 动脉溶栓 直接动脉穿刺置管 在DSA导引下置管 在血管镜导引下置管 动脉切开置管 * 溶栓药物 1.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常用的有链激酶和尿激酶。 2.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临床最常用的为人重组t-PA(rt-PA,阿替普酶) * 常用溶栓治疗的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脑梗死 肺栓塞 * 动脉输血 * 输 血 输血在外科应用广泛,是一种替代性治疗, 它可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力、 提高血浆蛋白,增进机体免疫力和凝血功 能;但是,有时可发生并发症,须注意预防。 输血途径 动脉输血 静脉输血 周围静脉 中央静脉 * 红细胞血型和输血前试验: 一、ABO血型的抗原抗体,ABO血型的输注原则 二、Rh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 三、血型检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 动脉输血 适应症 抢救重症低血压时,较少量的动脉输血能迅速使血压升高 禁忌症 1.心肌疾患、心力衰竭、严重的肾疾病、原发性高血压病等除非绝对必要尽可能不输血,如迫切需要者应少量缓输。 2.有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