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杀菌剂防治玉米大斑病田间药效试验
不同杀菌剂防治玉米大斑病田间药效试验 摘要:通过不同杀菌剂防治玉米大斑病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吉林地区在玉米大斑病发生初期,药剂筛选时,首选18.7%嘧菌酯SC 15 毫升 /亩,防效为89.25%,其次选择125克/升氟环唑SC 12 毫升 /亩,防效为83.64%,430克/升戊唑醇 SC 15毫升 /亩,防效为83.41%,增产幅度在11%~14%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杀菌剂;防效
基金名称:吉林地区玉米大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中图分类号: S435.13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1.028
玉米大斑病是严重威胁玉米生产的真菌性病害,到20世纪初,已遍布世界五大洲的所有玉米产区,严重流行时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我国以东北、华北北部、西北和南方山区的冷凉玉米产区发生较重。近年来,吉林省随着先玉335及含有其血缘的感病品种的广泛种植,加之气候及耕作制度的变化,导致玉米大斑病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频频发生和流行,在吉林省春玉米产区,玉米大斑病己成为威胁玉米生产的主要叶部病害,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2012年玉米大斑病主要分布在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和南方丘陵玉米区的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北方春播玉米区9省份共计发生面积为389.3万公顷。2012年东北地区潮湿多雨,玉米大斑病大范围发生,危害程度达3.5级,严重地块达7级。玉米是吉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研究吉林地区不同杀菌剂防治玉米大斑病的筛选试验,对于吉林地区及吉林省玉米增产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药剂
250克/升 吡唑嘧菌酯 SC 德国巴斯夫欧洲公司
125克/升氟环唑SC 巴斯夫公司生产
22.5%啶氧菌酯SC 杜邦公司生产
18.7%嘧菌酯SC 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430克/升戊唑醇 SC 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
250克/升 嘧菌酯 SC 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7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30平方米。小区随机区组排列
供试作物:玉米,先玉335,靶标病害为玉米大斑病(Exserohilumturcicum(Pass.)LeonardetSuggs);试验在吉林市农业科学院试验站进行。试验地基本情况:地势平坦,土质为黑钙土,肥沃,土壤肥力基本一致,土壤pH值为7左右,前茬作物为大豆。2015年5月4日播种,播种时每亩施入玉米复合肥50公斤,各小区栽培管理条件一致,与生产上栽培玉米方法相同
2015年7月1日,对试验区进行全田玉米大斑病接种,每株玉米,接种病叶,用上一季得病的玉米大斑病病叶粉碎,发病初期,施药用量为1克均匀喷雾,施药时间7月8日,7月15日各1次
施药方法:人工喷雾,施药器械为台州市路桥明辉电动喷雾器有限公司生产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每小区用水量为650毫升, 2015年8月30日在果穗出齐后,症状明显时调查一次
大斑病发病情况调查,除边行外全部调查,记录病株数、计算发病率及防治效果
药效计算方法:
病情指数= Σ(各级叶斑病调查数量×相对级数值)/(调查总量×9)×100
防治效果(%) =(CK 1 -PT1)/CK 1×100
式中:CK 1 -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PT1 -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按国标叶斑分级标准进行调查
分级方法: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11%~20%;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21%~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50%以上
测产:收获时,每小区全部测产,晾干脱粒后单独称重,计算产量及增产率,见表1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杀菌剂防治玉米大斑病结果分析(见表2)
由表1,表2可见,18.7%嘧菌酯SC处理与其它处理间差异显著,18.7%嘧菌酯SC处理与125克/升氟环唑SC、430克/升戊唑醇 SC处理间未达到极显著水平,但18.7%嘧菌酯SC处理与250克/升 嘧菌酯 SC、22.5%啶氧菌酯SC 、250克/升 吡唑嘧菌酯 SC处理间达到极显著水平
由此可见,在吉林地区防治玉米大斑病时,首选药剂为18.7%嘧菌酯SC 15毫升 /亩,防效为89.25%,其次选择125克/升氟环唑SC 12毫升 /亩,防效为83.64%,430克/升戊唑醇 SC 15毫升 /亩,防效为83.41%
2.2不同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我和红领巾的故事”分享汇 课件.ppt VIP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oc VIP
- 农村土地永久转让协议书(简单版).pdf VIP
- egi-128通道电极数字和电极名称对应关系.docx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f VIP
- there-be-句型讲解与练习.ppt VIP
- 清洁生产教材.ppt VIP
- 【一诊】绵阳市高三2022级(2025届)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政治试卷(含标准答案).docx
- 【一种新型软体仿生机器人的结构设计8200字】.docx VIP
- 《民航安全检查(安检技能实操)》课件——第五章 服务、礼仪基本知识.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