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水质自然净化工程的设计.pdfVIP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篇水质自然净化工程的设计

第 七 篇 水質自然淨化工程的設計 第 49章 天然濕地之自然淨化 第 50章 人工濕地――地下流人工濕地 第 51章 人工濕地――表面流人工濕地 第 52章 人工濕地設計水文-水理模式理論 第 49章 利用天然濕地作水質自然淨化 河濱木本植物濕地 以河濱濕地作為集水區水質自然淨化功能的促進,最早的提出者是美國史丹福大學 的博士迪馬第( Delzie Demaree, 1889-1987 ),他以研究美國水松(Taxodium distichum (L.) Richard )在阿肯薩州的濕地生態特性而著名,美國水松是樹幹直徑可達6 公尺,高度可 達數十公尺的巨大落葉喬木,竟然能夠百年來生長在終年有水淹浸的水中。由於美國水 松是良好的建材,人們過去大量砍伐,而忽略了其特殊棲地可能在生態上的功能,因此 認識這種植物的生長與發育,是人工復育或維護美國水松濕地的關鍵。 水松的特殊生態 1932 年,迪馬第發現這種植物能夠利用水淹,當成遮蔭的果效而發芽。發芽後,一 年之內迅速生長 2~6 公尺高,使芽頂超出水面,如果在第一年芽頂無法超出水面,就 會因為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而死亡。而能長出水面的植株,藉由氣生根又可獲得氧氣,就 繼續生長。由於他種植物少有這種特性,美國水松在淡水濕地成為優勢族群,無形中, 濕地內的許多磷含量是固定在這種植物的根、莖、葉中。 1979 年,著名的濕地生態與環境工程師米契爾(William J. Mitsch )等根據美國水 松在濕地的生長特性,以水量與營養份收支的田間試驗,將美國水松在濕地內磷的移除 量予以量化。這研究成為種植耐淹性木本植物去除磷的依據,並使濕地成為集水區水質 淨化的操作與管理的重要機制。 營養份的收支平衡 米契爾等人的試驗區是在伊利諾州凱西河(Cache River )上游集水區的濕地,這個 濕地名叫蒼鷺潭( Heron Pond ),位於河水面 2~3 公尺高的灘地上。濕地的面積約 30 公頃,平均水深 1 公尺,海拔高度約 150 公尺,當地的年平均降雨量約 1190厘米。水 質磷酸的平均濃度為 0.19mg/l ,這麼低的磷濃度,濕地內仍長有美國水松的原生林與一 些浮水性的浮萍。非常顯然的,這些植物所含的磷,並非全部來自水中,而是另有來源。 研究團隊以磷的收支平衡來計算,發現 1月~ 5月的降雨期間,濕地水深由枯水期 的 40~50 公分,上升至 2~3 公尺,河中的尖峰流量 201 m3 3 /sec ,有114 m /sec 溢出河 道,進入濕地。這時水中有大量的懸浮性顆粒,也隨洪水進入濕地,進入的總磷量是 2 2 3.60g/m yr ,由降雨進入是 0.11g/m yr 。而濕地的含磷量,被美國水松吸收量是 -215- 第七篇 水質自然淨化工程的設計 2 2 2 0.87g/m yr ,但0.80g/m yr又以落葉回到水中,被浮萍吸收是 3.3g/m yr ,但非生長季節 2 則全部回到水中,排出濕地是 0.26g/m yr 。 草本與木本植物吸收磷的成效 由此可知,濕地對於溪流中磷的滯留果效達 93%,能夠有效的降低溪流水質因含磷 過高的優養化。浮萍對磷的吸收率,比美國水松有更高,但是釋回水中的速度也快,除 非每年移除,否則草本植物吸收磷的成效非常低。 末了,米契爾等人提出保育這個濕地的關鍵,是保持溪水流入的通暢,由於水瀨的 入侵,築巢擋住水流流入,濕地長期積水,種子不易發芽,氣生根也不易得到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