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各论第十章线虫病丝虫病第十一章棘头虫.pptVIP

第二篇各论第十章线虫病丝虫病第十一章棘头虫.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篇各论第十章线虫病丝虫病第十一章棘头虫

第十章 线虫病 第八节 丝虫病 一、牛、羊腹腔丝虫病 二、脑脊髓丝虫病 三、浑睛虫病 第十一章 棘头虫病 第一节 蛭形巨吻棘头虫病 第八节 丝虫病 家畜丝虫病是由丝虫目丝状科丝状属的各种虫体寄生于牛、马、羊等动物引起的疾病,由于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倍受人们关注。其成虫引起马牛腹腔丝虫病,幼虫或童虫可引起马、羊脑脊髓丝虫病及浑睛虫病。对人也有很大危害 一、牛、马腹腔丝虫病 1 病原体 马丝状线虫:主要寄生于马腹腔内,雄虫40-80mm,交合刺两根,不等长。雌虫70-150mm,阴门开口于食道前端,产出的微丝蚴190-250um。 鹿丝状线虫:又称唇乳突丝状线虫,寄生于牛、鹿等动物腹腔,口孔呈长圆形,侧乳突小于腹乳突,雄虫40-60mm,雌虫60-120mm,微丝蚴的长度为240-260um。 指形丝状线虫:成虫寄生于牛(黄牛和水牛)腹腔,形态与鹿丝状线虫相似,但口孔呈圆形,雄虫40-50mm,交合刺不等长,雌虫60-80mm,微丝蚴249-400um 2 生活史 成虫→在腹腔内产出微丝蚴→血液(周期性地出现于末梢)→蚊类吸血→感染性幼虫(12-16天)→蚊类吸健康动物血液→在健康动物体内发育为成虫。 中间宿主蚊的种类很多,不同地区可能有差别: 马丝状线虫:埃及伊蚊、奔巴伊蚊等 鹿丝状线虫:蝇及蚊类。 指形丝状线虫:中华按蚊、雷氏按蚊等。 3 致病作用 寄生于腹腔一般无明显的致病作用,偶尔见有肝被膜、腹膜的纤维素性炎症,寄生于阴囊可引起鞘膜积液。 4 诊断 主要是查找微丝蚴,一是直接采末梢血液,生理盐水稀释加盖玻片镜检;二是厚膜涂片,自然干燥置水中溶血,镜检。因微丝蚴周期性出现于末梢,可多次采血有检查。 5 治疗 对成虫尚无药物,可用海群生杀死微丝蚴。 二、马、羊脑脊髓丝虫病 本病是由丝状属的指形丝状线虫及唇乳突丝状线虫的晚期幼虫迷路侵入马羊的脑或脊髓的硬膜下或实质中而引起的疾病。马骡发病后失去使役能力,卧地不起,招致死亡,羊也是如此。本病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人若感染则造成瘫痪,并出现类似脑炎或脊髓受损所表现的症状,造成终身残疾以至于死亡。 1 病原体 病原为指形丝状线虫及鹿丝状线虫(唇乳突丝状线虫)的晚期幼虫,形态类似成虫,外披鞘膜,虫体可在鞘内活动,虫体呈S型或C型,有时可扭成一个或两个结。 含有微丝蚴的蚊子吸了非固有宿主血液而造成。 2 致病作用及症状 主要是虫体在寄生部位如大脑、延脑、桥脑及脊髓等所造成的机械性刺激和毒素作用,引起炎症及实质损伤,根据寄生部位不同,所招致的症状各异。临床多见于后躯运动障碍。 马骡: 早期:后肢无力,蹄尖拖地,步样粘着,腰荐至颈部两侧知觉反应迟钝,尤以腰荐部明显。 中晚期:精神沉郁,意识障碍,磨牙,易惊,痴呆,腰部及臀部、股内侧针刺反应迟钝。运步时,后肢外张、斜行,或急速后退而坐倒,站立困难,尿频可尿闭,粪闭。 病畜体温、呼吸、心率、食欲无明显变化。 羊: 多为急性型,突然发作,眼球上旋,因颈部肌肉痉挛而头向上扬或斜颈,兴奋、乱叫等。步态不稳,一侧或两侧后肢无力,易倒地。三大指标无明显变化,后期呈犬坐姿势,不能站立,长期卧地而发生褥疮,食欲下降,恶化,死亡。 人:据寄生部位不同,症状表现各异,但因临床资料有限,人们对本病对人的致病作用了解的还不完全清楚。可对可疑病人进行跟踪。一般多见于瘫痪或类似小儿麻痹。 3 诊断 当出现典型症状时,诊断并不困难,但意义不大。早期诊断可采用血清学方法:用牛腹腔丝虫提纯抗原,马皮下注射0.1ml,30min后,丘疹直径1.5cm以上为阳性,小于1.5 cm为阴性,卵圆形者可取纵横径的平均数。 对于流行区域来说,在发病季节注意观察,发现运动障碍者在排除外伤、乙脑、风湿、中毒、骨软症、莫尼茨绦虫病、脑多头蚴病后,可考虑本病存在。 外伤:有外伤史。 乙脑:病毒分离或进行血清学试验。 风湿:环境温度升高或运动后减轻。 中毒:伴有胃肠道反应。 骨软症:与营养缺少有关,神经症状不明显。 莫尼茨绦虫病:可进行虫卵检查。(绵羊) 脑多头蚴病:剖检。(绵羊) 4 防治 治疗:海群生对幼虫效果好,应早期应用,有神经症状者效果不好。 预防:马、羊和牛隔离,有效隔离距离为1-1.5km,疫区对牛治疗,舍内灭蚊、驱蚊、药物预防。 三、浑睛虫病 1 病原体 马骡浑睛虫病:指形丝状线虫,鹿丝状线虫,间或有马丝状线虫的童虫。 牛浑睛虫病:多为马丝状线虫的童虫。 2 生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