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环境生物监测与评价
九、废水生物处理的生物监测与评价(一) 生物代谢活力及其指示作用1、溶解氧的影响;2、高浓度有机物和毒物的影响3、pH值的影响;4、环境条件变化对纤毛虫生殖方式的影响5、环境因素对菌胶团的影响(二)生物种类、数量变化及其指示作用1、丝状细菌的优势生长;2、轮虫的出现3、钟虫和等枝虫的出现;4、游泳型纤毛虫的大量繁殖 第四节 土壤污染的生物监测一、土壤污染的植物监测(一) 农药等污染的植物监测(二) 重金属污染的植物监测(三) 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植物二、土壤污染的动物监测(一) 土壤污染动物监测(二) 利用飞禽的监测土壤污染(三) 土壤污染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三、土壤污染的微生物监测 四、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生物监测及评价(一)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二)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三) 对幼苗的生理影响(四) 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五、影响土壤污染物质危害的因素(一) 土壤的气体条件;(二) 土壤中有机质和粘粒的含量;(三) 土壤反应 六、土壤生化指标(一) 土壤呼吸作用(二) 土壤氮化作用(三) 土壤硝化作用七、测定土壤酶活性(一) 重金属Cd浓度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二) 土壤酶活性恢复八、土壤环境容量 1 1 * 第 六 章 环境污染生物学 监测与评价 第一节 环境污染生物学监测及评价概述一、环境污染生物学监测及评价的概念(一) 生物学监测的概念 生物学监测利用生物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和群落等各层次对环境污染程度所产生的反应来阐明环境状况,从生物学的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 (二) 生物学评价的概念 指用生物学方法按一定的标准对一定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评定和预测。 包括: 回顾评价 现状评价 预测评价 二、生物学监测和生物学评价的特点 (一) 综合性,真实性; (二) 长期性; (三) 灵敏性; (四) 简单易行、经济高效。三、环境污染生物学监测及评价方法、过程 (一) 现场调查: 1、了解污染源; 2、判定生物伤害(危害)是否由污染引起 (二) 选点、取样 (三) 实验室工作和现场环境模拟 (四) 数据统计分析 (五) 评价 四、指示生物(以植物为例)(一) 气候指示植物 1、亚热带气候指示植物:苏铁、蒲葵、露兜树等; 2、暖带气候指示植物:山茶、天竹桂、日本女贞; 3、寒温带气候指示植物:山毛榉、大齿蒙古栎、刺 秋、山柳、地锦槭等; 4、亚寒带气候指示植物:曲调冷杉、北海道云杉、 塔藓、赤茎藓等。 (二) 大气污染指示植物 二氧化硫指示植物:荞麦、芝麻、烟草、马蓼、地衣、苔藓植物。 (三) 土壤环境指示植物 肥沃土壤的指示植物:黄金蕨、长白苎麻、野凤仙花、珊瑚木、绣球花(八仙花)等; 瘠薄土壤的指示植物:里白、杨梅树、乌饭树、马醉木、夏黄栌等。(四) 水环境的指示生物。 (四) 水环境的指示生物 α-中污:大颤藻、小颤藻、小球藻、臀尾 水软虫等; β-中污:水生束丝藻、变异直链硅藻、蚤 状水蚤、大型水蚤、帆口虫、巨 环旋轮虫等; 寡污带:水细菌数量极少,鱼类种类较多。 第二节 空气污染的生物监测及评价一、空气污染的生物监测原理 生物监测是研究污染对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测得的是污染物长期地、综合影响的结果,所以它与其他监测方法相比具有独特之处。 二、空气污染对植物的影响(一) 有害气体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主要通过气孔进入植物体 (二) 空气污染对植物的效应1、对群落的影响 群落中的敏感种类减少或消失,抗性强的种类保存下来,甚至发展,与生态环境基本相同的群落组成相比较,其种类组成和最小面积减少。2、对个体的影响 个体生长减慢、发育受阻、失绿发黄和早衰等症状。 3、对组织器官的影响 叶组织坏死、出现伤斑及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普通心理学第五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3安徽长丰科源村镇银行招聘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GBT13341-1991-质量损失率的确定和核算方法》.pdf
- 节约用水条例培训解读课件.pptx VIP
- MX480路由器操作手册.doc VIP
-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VIP
- 2024安徽长丰科源村镇银行员工招聘笔试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冬季行车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静脉输液团体标准课件.pptx VIP
- 冬季行车安全培训漫画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