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呈现应该够分量、够完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呈现应该够分量、够完美

专题的呈现应该够分量、够完美   纪录类的每位参评者需要拿出50幅作品,这些作品在数量、质量上呈现出哪些特点? 我是第一次参加金像奖的评选,感觉整体水平不错 金像奖要求一个摄影师拿出代表自己成就的50幅作品,其实这是很不容易的,这是一道坎,很多摄影师可能一辈子都很难拿出像样的50幅作品。所以,当你真的拿出这么多作品后,就需要认真地考虑如何来呈现它们。在作品编辑方面要重视每幅作品之间的关系,要有清晰的主线串联。一个专题的呈现应该要够分量、够完美,在影像控制上也要有深度,要体现摄影师自己的风格,而不是凌乱地拼凑,这样做只会削弱整体的力量 在本届金像奖的评选中,能够走到最后的作品,都是在时间、深度、风格上比较统一的作品 如何持续关注、拍摄一个专题? 持续性的拍摄,不能像记流水账一样,需要有切入点,而且最好从小的切入点入手,反而更能打动观者。我们这个时代被影像包围着,作为一个专业的摄影师必须去考虑怎样才能让别人在你的作品面前停留下来观看思考,这就对你的影像控制能力、对社会关注思考的深度及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问题,有问题就有摄影。你的生活体验以及如何面对问题都会是摄影创作的源泉。只要按自己的内心去拍,根本不用担心你没东西可拍,也不用担心作品会被沉下去 金像奖的参评者都是业界有一定知名度的摄影师,更能体现摄影师的专业性和职业特点――带着思考来拍摄,而不是像普通人一样随意、随机地拍摄,只有和时代、社会时刻保持紧密联系,才会有思考,才能够捕捉住核心的镜头 评选中还存在哪些遗憾? 当然评选中也有些遗憾,比如有些作品影像很好,却因为制作粗糙、不符合投稿规则等原因而遭淘汰,因为金像奖是要求以纸质作品参评,不同于我们在网络平台上展示的特点,所以摆在评委面前的应该是像样的作品。比如我们在拍纪实作品时要特别注意作品中涉及到的肖像权、隐私权等一些法律问题等,现在整个社会的法律意识都在提高,摄影人拍摄时肯定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了 于文国 1956年出生,《工人日报》高级记者、摄影部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1978年起从事专职新闻摄影,连续3届获得中国新闻摄影记者金眼奖,获得过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全国“五”劳动奖章、长江韬奋奖等荣誉 在38年的摄影生涯中,他坚守“紧跟时代潮流、关注公平正义,勇于历史担当,不给历史留白”的从业理念,把当“草根记者,带着思考拍照”贯彻始终。他的足迹遍及祖国31个省市自治区,无论是国家重大新闻现场,还是偏远的工地、车间、工棚,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一手拿相机、一手拿笔”,边拍照、边写稿、边研究。他还从事了大量摄影组织工作,热心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树立了德艺双馨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刘宇 车刚 抱羊羔的牧羊女 1957年出生,1983年进藏工作,西藏自治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在西藏从事摄影创作30多年,专门拍摄西藏题材,作品曾多次获奖,举办过个展,出版过画册。 发动车的牧民司机 他在青藏高原生活和工作了33年,用影像衡量这片土地的温度;他不但记录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人物形象;他痴迷于雪域高原的自然景观,也深切体察到冻土上下丰厚的人文内涵。他以自己的认知方式呈现和阐释了西藏,为世界提供了一个特定时期不可多得的影像典范 ――李树峰 李靖 2011年10月17日,武警特种警察学院特战大队进行实战反恐演练。 1998年8月1日晚,近400名抗洪官兵临危奉命抢险。 1955年出生,从事军事摄影43年。曾获长江韬奋奖、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曾被评为全军优秀党务工作者,3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2013年6月,全军首次特种部队比武,某部特战队员在实施海上快速渗透。 43年摄影生涯,27年职业摄影记者经历,他矢志奋斗在军事摄影工作的第一线,不怕牺牲,不避风险,是1988年祖国南沙“3.14”海战后(对越)首批担任战备值班的记者;在1998年抗洪,2008年汶川抗震等重大突发灾害报道中,他都是从北京首批抵达灾区的记者之一。他善于在灾难现场抓拍经典瞬间。他常年把镜头对准基层官兵,对准西藏,南沙等条件艰苦的边海防。他曾四进墨脱,四下南海南沙。辛勤耕耘,成绩卓著。   ――乔天富 杨麾 1950年出生,南充市摄影家协会主席。作品多次获奖,曾获“四川省青年摄影十杰”、“2009-2010年四川摄影十杰”等称号。 1985年南充市。星期天,人们在电影院旁学唱流行歌曲。 1986年南充市。老人和少女各自经营着自己的地摊。 老老实实,安安静静拍自己家乡的他,从拿起相机的那一天起,便像一根针一样扎进脚下的土地,30多年不变。这些饱含深情的作品对自己家乡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