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钛薄膜电极制备与探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氧化钛薄膜电极制备与探析

二氧化钛薄膜电极的制备及分析   摘 要:通过溶胶凝胶法在导电玻璃基底上制备了二氧化钛薄膜电极,通过SEM、EDX和光电流分别对样品的形貌、晶型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基底上均匀地覆盖着二氧化钛薄膜;在提拉三次、煅烧温度为500℃条件下,二氧化钛电极光响应能力最好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TiO2;光电流密度;光电极 近年来,常用的光催化阳极材料包括TiO2、ZnO等。TiO2因其对大自然无毒害作用、廉价等优点,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二氧化钛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性、特殊的光电性能、较强的光电转化效率。TiO2薄膜电极能在光解水制氢和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等方面得到应用,因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主要试剂 ITO导电玻璃(深圳晶伟特公司售);氨水(NH3H2O,AR);30%过氧化氢(H2O2,AR);无水乙醇(C2H6O,AR);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AR);钛酸四丁酯(AR);二乙醇胺(AR) 1.2 实验步骤 1.2.1 二氧化钛薄膜电极的制备 二氧化钛溶胶凝胶前驱体的制备:室温下将20ml化学纯的钛酸四丁酯滴加到160ml的无水乙醇中,在搅拌下滴加3ml的二乙醇胺。将配好的混合液置于阴暗处,静置一周,即可得到二氧化钛溶胶凝胶前驱体 ITO玻璃的清洗,将清洗好的ITO玻璃,在二氧化钛溶胶进行缓慢提拉(提拉次数分别为1,2,3,4),待晾干后将其放在马弗炉中进行煅烧(煅烧温度分别为450℃、500℃、530℃)。热处理2h,升温程序为3℃min-1 1.2.2 表征分析方法 表征方法:二氧化钛薄膜电极的表面形态通过扫描电镜(SEM,场发射)进行观察(JSM-6700F,JEOL,Japan);其晶型结构通过XRD(X射线衍射仪)进行观察 2 结果与讨论 2.1 二氧化钛光电流分析 图1分别是在氙灯的照射下偏压为0V,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以铂丝为阴极的情况下不同提拉次数、不同煅烧温度二氧化钛薄膜电极的光电流密度响应图。由图1可以看出提拉次数为3次、煅烧温度为500℃薄膜电极的光电流最强 2.2 二氧化钛膜电极表征分析 图2为ITO导电玻璃和二氧化钛薄膜的XRD结果。XRD的结果反映了物质的晶型,其结果显示,在ITO玻璃基底的二氧化钛薄膜主要为锐钛矿晶型 3 结束语 在ITO导电玻璃基底上,制备了新型光催化剂二氧化钛薄膜电极。在导电玻璃基底上均匀的覆盖着二氧化钛薄膜 参考文献 [1]Sillanp M E T, Kurniawan T A, Lo W. Degradation of chelating agents in aqueous solution using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 (AOP)[J].Chemosphere,2011,83(11):1443-1460. [2]Vohra M S, Davis A P. Adsorption of Pb(II), EDTA, and Pb(II)-EDTA onto TiO2[J].Journal of Colloid Interface Science,1998,198(1):18-26. [3]Li G Y, Liu X L, Zhang H M, An T C, Zhang S Q, Carroll A R. In situ photoelectrocatalytic generation of bactericide for instant inactivation and rapid decomposition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J].Journal of Catalysis,2011,277:88-94. [4]满毅,宗瑞隆,朱永法.Bi2MoO6纳米薄膜的制备及光电性能[J].物理化学学报,2007,23(11):1671-1676.0. [5]梁志霞,梁文艳,汪丽,等.光电催化氧化法降解藻毒素MCLR[J].环境工程学 报,2012,6(11):3817-3821. 作者简介:刘云(1992-),女,汉族,河北省衡水市,硕士,主要从事能源与环境方面工作 *通讯作者:刘会芳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