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导系统疾病猝死法医学探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导系统疾病猝死法医学探析

传导系统疾病猝死的法医学分析   摘 要 传导系统猝死的案件较少见,由于对正常的传导系统形态结构和取材方法不太了解,导致在法医学检验中极易遗漏。在法医学检验中,对心脏传导系统的检查也十分必要,尤其是遇到解剖阴性的案例。本文着重介绍传导系统的取材方法,传导系统中窦房结、房室结和希氏束的功能及传导系统猝死的鉴定注意事项,以便法医同行参考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传导系统 猝死 作者简介:谢海,广东省佛山市公安局禅城分局刑侦大队技术中队 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0.316 一、案情简述 某日,李某(男性,20岁)与另外9人一起进餐后住在餐馆老板家的一个大房间内,次日同伴发现李某死亡。尸表检验:尸长175cm,尸斑呈鲜红色,分布于背臀部未受压处,指压不褪色,尸僵存在于全身各关节。头面部:发长9cm,黑色,眼睑闭,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0.5cm,角膜清,左右球睑结膜苍白,口周有白色泡沫状液体,口唇粘膜无损伤,牙齿完整。会阴及肛门未检见异常。解剖检验:头部:沿两耳根切开并分离头皮,无皮下出血,无颞肌出血,无颅骨骨折,硬脑膜外、下无出血,脑组织无挫伤出血,呈软化状,颅底无骨折。颈部:纵形切开颈部、皮下组织并分离之,颈部皮下无出血,分离颈部肌肉,未见出血,舌骨、甲状软骨无骨折,椎前筋膜下无出血。胸腹部:“一”字形打开胸腹腔,皮下、肌肉无出血,胸骨、肋骨无骨折,胸腹腔内各脏器形态位置正常,无损伤出血;胃内约有50ml水样物。尸体解剖检查:脑重1550g,肉眼观表面未见损伤、出血及脑疝形成,脑中线无偏移;各切面未见出血。镜检见大脑、小脑和脑干淤血、轻度水肿,蛛网膜下腔淤血;未见出血;另见少量冰晶裂隙。心重280g,肉眼观未见损伤、出血和大血管畸形;顺血流方向剪开心脏,左、右心室分别厚1.2cm和0.3cm;心室腔及心瓣膜未见异常;冠状动脉检查:冠状动脉呈右优势型,开口及走行未见异常,左主干长1cm,各主要分支未见明显粥样硬化斑块狭窄病变,仅见内膜轻度增厚。镜检见心肌间质轻度淤血,另见少量冰晶裂隙。肺组织块重260g,肉眼观肺表面及切面未见损伤出血,切面见淤血。传导系统检查镜检见窦房结、房室结重度脂肪组织浸润。镜检见肺重度淤血,多发灶片状出血,灶性肺气肿,肺膜下及细支气管周围可见少量炭末沉着,肺组织自溶。肝组织块重400g,大小为16cm??0cm??4cm,肉眼观表面及切面观未见异常。镜检肝组织结构未见异常,肝窦及小叶间血管淤血明显,肝细胞轻度自溶,另见少量冰晶裂隙。脾重100g,大小为11cm??cm??cm,肉眼观表面未见异常,切面见淤血。镜检见脾淤血,轻度自溶。单肾重110g,大小为10cm??cm??.5cm,肉眼观表面未见异常,切面皮髓质分界欠清晰。镜检见肾重度淤血,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轻度自溶。毒物化验结果:从所送检材死者胃内容、肝组织中均未检出毒鼠强、甲胺磷、敌敌畏、甲拌磷、甲基对硫磷、乙基对硫磷、乐果、地西泮、硝西泮、艾司唑仑、氯硝西泮、三唑仑。乙醇检测值:82.3mg/100ml。鉴定结果认为李某符合因传导系统病变致急性心功能不全而猝死 二、传导系统取材与死因鉴定分析 心脏传导系统由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及纤维网构成,维持心脏正常节律,正常情况下,传导系统呈现增龄性变化。如果病变超过正常范围时,则称发育障碍和结构异常。正常情况下,40岁以下窦房结无纤维或脂肪浸润。在40岁后,纤维、脂肪含量每隔20年增加1个等级。30岁之前房室结无脂肪浸润,50岁左右达到I级脂肪浸润(低于25%),70岁达到II级脂肪浸润(25-50%),70岁之后达到III级脂肪浸润(高于50%);60岁后开始出现纤维组织浸润,70岁之后达到II级纤维组织浸润。40岁后希氏束出现纤维脂肪浸润,每隔20年增加一个等级 。传导系统病变是心电功能不稳定的病理基础,可发生心律失常,导致死亡。当传导系统纤维脂肪重度浸润时,结束细胞间的连接遭到破坏,致室上性传导障碍、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容易诱发异位节律点兴奋,当逸博心率较慢时,易诱发心室停搏 。长期以来,尸检常对传导系统的检查不够重视,原因可能来自于传导系统的生理性和病理性改变较难判断,即使有形态学改变,很多法医学工作者也很难肯定;传导系统的取材较为繁琐。传导系统猝死是心脏性猝死的一种类型,在美国,每年发生率为69/100,000,传导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不全均可导致心脏性猝死发生。研究者发现在解剖阴性的案例如婴幼儿猝死综合征的案例中,可观察到传导系统病变,如再吸收变性、纤维软骨化生、窦房结发育不全等病变。本例为20岁男性,在睡眠中死亡,传导系统检查中发现窦房结、房室结重度脂肪组织浸润,鉴定为传导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