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案例0114.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业遗产案例0114概要

1933老场坊位置 工业遗产案例——上海1933老场坊 简介: “1933 老场坊” 位于虹口区沙泾路10、29 号(九龙宾馆旁)。 原名上海工部局宰牲场。由英国建筑设计大师巴尔弗斯设计,当时蜚声沪上的余洪记营造厂承建。 2006年正式启动1933老场坊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 目的:为打造成服务上海乃至世界创意企业的综合服务中心。 改建前上海工部局屠牲场 改建后的上海1933老场坊 工业遗产案例——上海1933老场坊 改建总览:1号楼即远东第一屠宰厂旧址,主体为创意工作及商业空间,顶楼为直径6m的圆形开敞空间,利用大空间改造为占地近1000m2的中心圆大剧场。 2号楼原为宰牲场的化制间,现改建为公馆,北侧屋顶烟囱作为制高点标志建筑保留。 3号楼原为工人宿舍,2000m2,现为设计制作中心。 4号楼原为食堂及仓库,拆除较难利用的建筑部分,新建一部室外“天梯”连接各个楼层,现为设计与教育中心。 2号楼 1号楼 4号楼拆除更新部分 3号楼 改造后影像图 改造前总平面 中心圆大剧场 2号楼烟囱 4号楼 1号楼内商业空间 4号楼保留部分 工业遗产案例——上海1933老场坊 改造方式: 1.保留部分 保留现1993年原有的建筑现存的内墙、楼梯、内廊桥空间和伞状柱帽结构。 2.恢复部分 建筑西立面去除外部增加新材料,用水泥恢复原样;复原立面前原有的门前灯;复原主入口处外楼梯及修缮两座损坏的外廊桥。 3.增加的划分空间 拆除大部分后期增建的内隔墙,根据功能采用新的轻质隔断划分空间;中心圆环处增设两部楼梯。 修复损坏外廊桥,局部加玻璃顶 外立面改造前 伞状柱帽恢复 外立面改造后 轻质玻璃幕墙隔断划分空间 顶层外廊桥段才用玻璃材质扶手,木栈道铺地 同乐坊位置 工业遗产案例——上海同乐坊创意园 简介:位于静安区小沙渡路(今天的西康路)、新加坡路(现名余姚路)和海防路所围合出的三角地带。同乐坊占地面积约10000m2,建筑面积19300m2。 同乐坊原有中国钢铁工厂、中国刚品厂、增泰纺织染厂等工厂。2005年动工改造。 定位:艺术创意和时尚休闲空间 同乐坊 同乐坊平面 工业遗产案例——上海同乐坊创意园 业态布局:同乐坊是以“文化、休闲、创意”为导向,“国际化、文化性、互动性”为一体,是一个兼备时尚娱乐和文化休闲产业的消费场所。 4: 以芷江梦工厂为核心,聚集画廊、琴坊等零售店,形成艺术文化的聚落 1: 西侧5-6层的厂房多改为LOFT办公,集中了影视、杂志等文化传媒类企业 2、3:餐饮和俱乐部主要面向南北两广场分布, 易于聚集人气,多为1-2层旧厂房改造。 1 2 3 4 同乐坊酒吧 工业遗产案例——上海同乐坊创意园 主题打造: 以酒吧+俱乐部为休闲商业的主打特色,锁定时尚人群 同乐坊的主要客群包括:年轻而收入丰厚的白领以及成熟富裕的中产阶层,年龄在24-45岁之间; 针对这类人群的爱好,酒吧+俱乐部是同乐坊最具有特色的业态,且较一般酒吧面积更大、活动更丰富。 酒吧面积均在1000-2000平米之间,可以容纳1000余人; 内部利用原厂房的结构,结合玻璃等现代元素运用形成两层以上的高挑的空间; 除饮酒、跳舞、音乐外,还可以利用宽敞的空间举办各类晚会、公司聚会等。 与媒体合作,定期举办各类时尚发布、访谈等活动 利用闲置厂房改造办公场所,吸引多家媒体企业入驻,包括第一财经、理财一周、东方之星等; 与这些媒体展开合作,利用户外广场,经常性地举办各类时尚活动。 媒体合作发布会等活动 工业遗产案例——上海同乐坊创意园 同乐坊空间改造 改造宗旨:“整旧如旧+后现代设计元素”的运用 主要手法:拆除破旧水泥厂、保留钢制框架和人字形、众字形、齿轮状等带有当时工业机器时代标志的建筑构件,再加以鲜亮的色块、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质感的金属装饰。 798艺术区位置 工业遗产案例——北京798艺术区 简介:798艺术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地区,原属于国家军工厂,1952年由苏联援建。1957年投入生产。2000年底重新改造。总面积达60多万平方米。 定位:北京的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特色鲜明、高度国际化的“文化艺术特色区”。 改造前照片 改造后照片(同样角度照片实在找不到) 工业遗产案例——北京798艺术区 改造方法: 保留大空间结构 Y型承重柱Y型柱的造型,构造了 798旧厂房的屋顶特有的半圆形状;以及多跨式的厂房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银齿状的天际线。最高空间可达8.6m,每一个半圆弧状的屋顶又可以划分成了一个个小的单元。对这种结构的利用,主要是布置大型的艺术展览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