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赤壁之战》 2、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促织》 屡试不爽 差错 〖解释〗屡次试验都不错。 * 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文言文实词是高考的测试要点之一。考题多从不常见的文言文中选取,实词的意义只有联系上下文或者自己的推断才能加以理解。相对来说,此类试题有一定的难度。 针对这个问题,本节课将一些文言文实词的理解技巧与方法做一些归纳,使同学们在考试中能有的放矢,较为准确地去把握文言文阅读中所遇到的实词的含义。 文言实词的积累 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 1、以形释义法 2、以音猜义法 3、温故知新法 4、互文见义法 5、随文断义法 6、成分分析法 7、代入检验法 8、成语对应法 9、组词法 解释下列句中“籴”字的含义: 1、贫民虽平价不能籴。(2001北京卷) 2、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2004全国I) 解答:籴——买进粮食 解析:会意字,上为“入”,下为“米”,整合可知。 粜(tiào) ——卖出粮食 一、 以形释义法 根据汉字是表意文字的特点,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来推断词义。 ⑴用“贝” 作偏旁的字与“钱财”有关。 例句: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论》 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 ,将奈何? 《荆轲刺秦王》 ⑵用“ 糸 ”作偏旁的字与“丝织品、绳索”有关 例句: ①一曲红绡不知数 《琵琶行》 ②自缢于庭树 《孔雀东南飞》 ③夜缒而出,见秦伯 《烛之武退秦师》 ﹙购:悬赏征求,重金收买﹚ ﹙缢:上吊,吊死﹚ ﹙绡:丝织品﹚ (缒:用绳子往下吊) (赂:贿赂) 部分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钅(古代主要指金属)、木、氵、火、土 ——与五行有关。 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 ——与兵器有关。 马、牛、羊、豕?、犭、?鸟、虫 ——与动物有关。? 辶(走)、彳(行)、(心)、(言) ——与人的行为有关。 如:旦日不可不蚤来见项王 解答:蚤——通“早” 解析:蚤:跳蚤。无论怎么代入都无法理解。 二、 以音猜义法 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 三、温故知新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联想课文有关语词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 三、温故知新法 例: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善:友好(07年广东卷) “善”理解为“友好”是否正确? 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善:友好,与……交好。 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⑤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⑤徂:通“殂”,死亡。 (2006年福建省) C.我安适归矣 适:往,到 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逍遥游》 练习; 四、互文见义法 1、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结构较多,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运用这种方法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由易推出难。 互文见义法又称 同位语法 2、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