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1
- 0
- 0
- 约3.41千字
- 2017-06-04 发布
文档工具:
-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静电防护培训考试题
《静电防护培训》考试题
姓名: 公司: 部门: 成绩:
一、选择题
1、人体能够感觉的静电一般是从 开始的。( C )
(A)500V (B)1000V (C)3000V (D)3000V
2、静电不具有如下特点 。( B )
(A)高电位、小电量 (B)低电位、大电量
(C)泄漏与放电时间短 (D)受湿度影响大
3、静电电量的物理量纲单位是 。( C )
(A)欧姆 (B)安培 (C)库仑 (D)法拉
4、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带 电荷,电子带 电荷。 ( A )
(A)正、负 (B)正、正 (C)负、正 (D)负、负
5、 是电工工业中最常见的起电方式。( D )
(A)摩擦起电 (B)剥离起电 (C)感应起电 (D)以上都对
6、法拉第筒(笼)是利用 原理防止静电危害。( D )
(A)静电感应 (B)静电耗散及泄漏 (C)静电中和 (D)静电屏蔽
7、根据GB1215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规定,表面电阻率为1×107~1×1011Ω的材料是 。( B )
(A)导静电材料 (B)静电耗散材料 (C)静电绝缘材料 (D)静电屏蔽材料
8、随着现代技术发展,电子产品发展方向具体表现在 。( D )
(A)集成度不断提高 (B)绝缘层更薄 (C)耐击穿电压越来越低 (D)以上都对
9、人体模型的电路原理图采用 的电容器串联1.5kΩ的电阻作为标准模型。( A )
(A)100PF (B)200 PF (C)6.8 PF (D)以上都不对
10、在突发性完全失效中,属于与电压相关的失效是 。( B )
(A)多晶电阻熔断100PF (B)介质击穿 (C)PF铝条熔断 (D)硅片局部区域熔化
11、根据GJB1649-93《电子产品防静电放电控制大纲》中SSD分级,属于2级的电压范围是 。( C )
(A)0~1999V (B)2000~3900V (C)2000~3999V (D)4000~15999V
12、软接地是指通过串接限制流过人体的电流达到安全值的电阻连接到大地电极的一种方式,目的在于当人触电时将通过人体的电流限制在人身安全范围之下(通常为 以下);( D )
(A)24mA (B)20mA (C) 15mA (D)5mA
13、用增湿法消除静电的效果是明显的,为达到最佳控制环境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以上;( C )
(A)15-30% (B)35-50% (C) 65-70% (D)65-90%
14、A级防静电工作区要求对地静电电位不超过 。( A )
(A)±100V (B)±200V (C) ±500V (D)±1000V
15、环境相对湿度与静电产生的关系是 。( B )
(A)湿度越高,静电越容易产生 (B)湿度越低,静电越容易产生
(C)静电产生与湿度无关 (D)以上都不对
16、走过的地毯,在相对相对湿度10—20%时产生的静电电压是 。( C )
(A)12000V (B)10000V (C) 35000V (D)8000V
二、填空题
1、静电现象是由于带电体的静电作用而引起的静电放电、静电感应、介质极化以及静电力作用等诸物理现象的统称。
2、静电屏蔽可分为两类:主动屏蔽和被动屏蔽。
3、在静电安全和防护领域里,静电防护材料可划分为三类:
1)导静电和静电屏蔽材料、2)静电耗散材料、3)静电绝缘材料。
4、ANSI/ESD S20.20是最早用于第三方认证的静电放电管理体系标准。
5、静电荷所产生的静电场的主要物理效应:1)静电荷产生的电场力、2)静电放电、3)静电电场感应。
6、静电放电是指当带电体周围的场强超过周围介质的绝缘场强时,因介质产生电离而使带电体上的电荷部分或全部消失的现象。
7、ESD对元器件的损害具有普遍性、随机性和不易察觉性。
8、常见的三种静电放电模型:人体模型、机器模型、带电器件模型。
9、静电防电敏感度是以其能够耐受住最大静电放电电压值来表示的;国内的电子行业大都采用人体模型HBM分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