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课件02.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课件0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课件02

宋元时期,盛行行书。 苏轼 米芾 蔡襄 “宋四家” 黄庭坚 苏轼的书法 《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七言诗作并行书,是黄庭坚晚年作品。 米芾的书法 《澄心堂纸》,是蔡襄的代表作。 赵孟頫《闲居赋》 项 目 人 物 作品 史学 文 学 宋词 元曲 绘画 书法 司马光 《资治通鉴》 苏 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李清照 辛弃疾 关汉卿 《窦娥冤》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赵孟頫 苏 轼 课堂小结 蔡 襄 米 芾 赵孟頫 黄庭坚 “宋四家” 《秋郊饮马图》 《声声慢》 《破阵子》 一、选择题 1.著名历史著作《资治通鉴》是一部 A 纪传体通史 B 编年体通史 C 纪传体断代史 D 编年体断代史 2.两宋之交最著名的女词人是 A 陶渊明 B 王昭君 C 李清照 D 辛弃疾 3.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A 《声声慢》 B 《资治通鉴》 C 《念奴娇》 D 《窦娥冤》 二、填空题 1 、南宋的   ,继苏轼之后,把词的__  风格加以发扬光大。 2宋代风俗画的代表是张择端的      , 它描绘了   的繁荣景象。 3、元朝书法家中名气最大的是    ,他的 绘画也很出色,有     之称。 辛弃疾 豪放 《清明上河图》 东京 赵孟頫 “神品” 三、连线题:把下面古代文学家和他的作品用线连起来。 关汉卿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资治通鉴》 辛弃疾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司马光 《窦娥冤》 李清照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如梦令》 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 。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省闻喜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进士。 (1019~1083)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编纂历时十九年,全书共294卷,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近三百卷。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价值。 专取关国家盛衰、系民生休戚,善为可法,恶为可戒者,为编年一书。 ——司马光《进书表》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宋神宗评《资治通鉴》 司马光为什么要呕心沥血,编写《资治通鉴》这样一部巨著? 书名 作者 成书时间 内容 体例 《资治通鉴》 《史记》 司马迁 司马光 西汉 北宋 纪传体 编年体 叙述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叙述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 二、宋词 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豪放派 豪放派 婉约派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二十一岁中进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他博学多才,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念奴骄·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宋·苏轼) 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生活于两宋之交,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历城)人。靖康之难后,经历了离乱,丈夫赵明诚病逝,本人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无依无靠,在孤寂凄苦中度过了晚年。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有成就的作家,而以词的成就最高。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李清照 (公元1084~约1151)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风格委婉,感情真挚 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省历城县人)。20岁那年,率领2000多人起义抗金,投奔耿京为首的农民义军,为耿京掌书记。后归南宋,被罢免。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表现了他积极主张抗金和实现国家统一的爱国热忱。 辛弃疾(1140—1207)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