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概念.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文学概念

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的成年年龄低于18岁。——《儿童权利公约》联合国1989年11月20日大会通过儿童的分类:0——6岁:幼年7——12岁:童年13——18年:少年西方儿童概念的出现1、叶永俐欧洲各国在16世纪前没有儿童这个概念2、夸美纽斯《世界图解》1568年《世界图解》——儿童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读物儿童读物应属于一个特殊的级别,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3、《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把儿童当作特别的值得关注的人始于18世纪下半叶中国的儿童概念出现在五四时期,约比西方晚1个多世纪周作人《儿童的文学》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质疑:儿童崇拜——赤子之心: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战国 孟轲《孟子 离娄下》能婴儿说——含德之厚,比于赤于。——《老子》第55章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老子》第10章童心说——夫童心也,真心也。——(明)李贽《童心说》但这些并不是主流的儿童观儿童本位不是唯一的标准,具有两面性,不能完全由儿童自给自足。中国儿童文学概念发展的脉络1、古代:经史子集中的儿童形象,2、儿童文学这一名称始于五四——茅盾3、1922年,冰心儿童散文集《寄小读者》(但是过于简单化了)4、1922年,郑振铎《儿童世界》(杂志)5、1923年,叶圣陶短篇童话集《稻草人》(中国第一部短篇童话集)6、1923年,魏寿镛《儿童文学概论》(中国第一本儿童文学概论)(三)定义儿童文学是为0——18岁未成年人服务的一种文学形式,包含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它既具有文学的一般特性(审美),又蕴含了独特的审美品格:以儿童为本位、承担着寓教于乐的功能。(四)美学特征举例儿童本位:文学性——《海的女儿》;娱乐性——《爱丽斯漫游仙境》;教育性——《丑小鸭》;寓言性——《夏洛的网》;幻想性——《哈利波特》(五)分类幼年文学:0-6 儿歌童年文学:7-12 童话、故事少年文学:13-18 小说、幻想故事童话的科学定义:童话,是以幻想为主要特色,以拟人、夸张等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法,以爱为主要叙说母题,主要适合儿童欣赏、接受的一种叙事文学样式。童话的生成原因:人固有的好奇心-八卦新闻,阅读治疗回归童年的梦想-长大成人童年不再;童年的诗意、永恒之美童话的特点(一)亦真亦幻1、真——源于生活生活是童话的源泉2、幻——高于生活生活和童话不能完全同一3、愿望的满足4、理性思维——创新思维作品:罗大里 《洋葱头历险记》(二)象征、隐喻之美1、童话元素与意象群落2、单纯的童话并不简单作品:《夏洛的网》小猪——威尔伯——天真蜘蛛——夏洛——博爱小老鼠——自私蜘蛛网——爱与生命的源泉(三)游戏精神1、玩耍——人类的天性2、童话故事不仅仅是游戏对日常生活的解构通过游戏的方式解读生活背后的深意——哲学(四)爱的礼物:童话是爱的礼物——刘易斯 卡罗尔:童话以独有的方式来表现了多种多样的爱的母题,包括对人类、对大自然的爱,由婴童和童心引发的爱,人间亲情之爱,爱与美丑的对立和转换,爱的奇迹,儿童是人类的未来,人类应当把它拥有的最好的东西给与儿童。童话就是这最好的东西之一。《哈姆雷特》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性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仪表和举止是多么端庄!多么出色!行动多么像天使!理解多么像天神!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五)童话的叙事逻辑1、幻想逻辑——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龟兔赛跑》、《笨鸟先飞》2、假定逻辑:自说自说假戏真做,信以为真3、童话叙事逻辑的基点泛神论——万物有灵人造论(《敏豪生奇遇记》)——人是万能的任意结合性(《木偶奇遇记》)马克思:一个承认不可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变得稚气了。但儿童的天真难道不是成人感到愉快吗?难道他不应当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把童趣的真实再现出来吗?在每个时代,人的固有性格不正是纯真地复活在儿童的天性里吗?那么在历史上人类童年时期发展得最完美的地方,为什么不应该作为人类不复返的阶段而显示出永恒的魅力呢?手法:夸张 拟人 怪诞(大林与小林)西游记为什么不被归为童话??传播方式:当时没有童话称谓,一直作为成人文学传播?读者:不是写给孩子读的,但孩子喜欢?叙述方式:按小说套路叙述,不遵循童话的叙述逻辑,但吸收了童话因素,比如拟人化的世界。?叙述目的:歌颂取经,弘扬修成正果,重世俗功利;?一部传奇的童话小说(如果没有西游记,中国的儿童文学几乎空白)童话和神话的区别:?神话是朴素思维,而童话是纯真思维;童话脱胎于神话,神话活在童话故事中;?组多神话故事目的在于表达对自然的认识,是朴素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而童话的最终目的是寻求心灵的慰藉;?童话具有游戏精神,而神话具有理解认知功能;?神话后无来者,而童话则与时俱进五卷书:《朋友的决裂》《朋友的获得》《乌鸦和猫头鹰从事于和平与战争等等》《已经得到的东西的失去》《不思而行》《一千零一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