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概说.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代文学概说

辽金文学 在宋王朝统治时期,中国境内还先后存在着辽金这两个少数民族政权。公元916年契丹族领袖耶律阿保机创建契丹国,947年改国号为辽。1115年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建立金国,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与南宋对峙,1234年灭亡。这两个朝代历时240年,期间也产生了不少作家作品。最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是元好问和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元好问 元好问(1190 - 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县)人。曾任金国的县令、左司都事等官。元灭金后,他退居故乡从事著述。他是金国成就最高的作家,诗、词、文均有较深的造诣,其中诗的成就尤其令人瞩目。有《元遗山集》。 元好问生长于金元易代之际,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对金元之际的民族矛盾有较多的表现,如《雁门道中书所见》写诗人在雁门道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反映了当地人民在蒙古贵族统治下的悲惨处境。 艺术上,元好问的诗既有南方诗人词藻华美的优点,又有北人风格刚劲的特色。语言精炼准确,富有表现力。虽有雕琢之功,但无斧凿之痕。所以后世对他的评价很高,被认为是“东坡后又一能手也”(沈德潜《说诗晬语》)。 岐阳 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 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 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 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 金哀宗正大八年(1231),蒙古军攻占凤翔,作者时为南阳令,得知凤翔失陷消息后,写了《岐阳》三首,这是第二首。 这首七律通过对凤翔城被蒙古军攻破后人民流离失所和金兵横尸野草的惨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同情人民不幸生活的思想感情。 首联首联指斥金廷的无能。秦地表里山河,历来称为险固之地,只要留意防守,本不至于丧失。可是,金廷弃之不顾,兵卒不践秦地,使军无横草之功,十多年来,任凭元人步步深人,致使大好河山,黯然失色。 颔联写凤翔失陷的惨状。“无消息”,因其沦于敌手,音信阻绝;“闻哭声”,是说人民东迁悲惨万状。蒙古人占领风翔后,将大批关中百姓,驱往河南,此句即记述这段史实。 颈联写战后空城的凄凉:野草丛生,枯骨遍地,残阳如血,荒城空寂。 尾联将元人比为蚩尤,足见作者对其痛恨之深,但也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绝望情绪。这首诗感时抚事,情调沉痛悲凉。 《论诗绝句三十首》 这组论诗绝句上承杜甫《戏为六绝句》和金代王若虚《论诗诗》的形式,对建安以来的诗派、诗人作品品评臧否的同时,蝉鸣自己对诗歌的看法。 第一首开宗明义,即以“诗中疏凿手”自任,要使泾渭清浊分明,辨明诗中的正体和伪体。 他标举建安的优良传统(“曹刘坐啸虎生风”),认为好诗应当真淳自然( “一语天然万古新”),推崇雄健豪迈的风格(“慷慨歌谣绝不传”),反对模拟因袭(“窘步相仍死不前”),批评绮靡纤丽的诗风(“斗靡夸多费览观 ”)。 元好问论诗强调内容,同时也重视艺术成就和作家的品德,能从大处着眼而不流于褊急。他肯定曹植、刘祯、陶渊明、谢灵运、杜甫、韩愈、;于李商隐、苏轼、黄庭坚等则有较为公允的褒贬。 他反对俳谐怒骂的怨刺之诗,重视“温柔敦厚,蔼然仁义之言”,未摆脱传统诗教的影响。 这一以组诗形式系统评论古今诗人的做法,引起后人的仿效,如清代王士祯就有《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五首。 《西厢记诸宫调》 诸宫调,流行于宋金元时期的一种讲唱文学。它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用不同宫调的若干短套联成长篇,杂以叙述,讲唱一个长篇故事。据传,其首创者是北宋末年的民间艺人孔三传。 《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唯一部完整的诸宫调作品。《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是董解元(董解元的生平已无可考,“解元”是当时对读书人的通称),它由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改编而成。 董解元保留了《莺莺传》的大致情节,但在几个方面作了较大的改动: 1、在思想上,改变了原作对张生始乱终弃行为的偏袒和对女性的偏见,突出了歌颂婚姻自由的主题,使作品有了本质的提高; 2、在人物塑造上,不仅增添了不少人物,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主人公的性格,使之成为正面形象,而且个性更为鲜明。例如张生,原来是一个玩弄女性的人物,董解元将他改编成一个有情有义、始终忠于爱情的正面人物。又如崔莺莺,原来是委曲求全、逆来顺受的弱者,董解元将她写成了一个大胆追求爱情的坚强女性。 3、在情节安排上,增加了佛殿相逢、月下联吟、兵围普救寺、长亭送别、村店惊梦等情节,使故事更为曲折生动。 4、在艺术手法上,大量吸收古曲诗词的典雅词语和借景抒情的手法,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使作品更具诗意,如《长亭送别》等。同时,又吸收了大量的民间口语,使作品更生动活泼。 【黄钟宫·出队子】滴滴风流,做为娇更柔,见人无语便回眸。料得娘行不自由,眉上新愁压旧愁。天天闷得人来彀,把深恩都变做仇,比及相见,待追求,见了依前还又休,是背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