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明清文学文稿
《元明清文学》
总论
《元明清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最后一部分。从元代开始,中国文学就转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体裁方面,传统的诗文不再占主要位置,小说和戏曲的成就最为重要;在表达方式上,文学创作由直接的抒情转入间接的叙事和描写;在内容上,由表现作家的心灵感受转为描写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人情世态;在审美情趣上,由高雅、含蓄、精致转入通俗、直接和热烈;文学创作接受的主体,也由士大夫阶层为主体转入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创造;文学的风格随之呈现出雅俗共赏,纷繁复杂的局面。
第一编 元代文学
首先清楚元代戏曲繁荣的最主要原因
1、蒙元的民族等级制度,导致文化程度最高的汉人、南人在自尊上受到强烈冲击,不得不放下自尊混迹于勾栏瓦肆戏场。
2、科举制长期被取消,读书人出路受阻。
3、元代商品经济发达,娱乐需求旺盛。
4、中国戏曲发展体制日益走向成熟。
第一章 元代文学概论
第一节 元代文学的社会背景
一、国家大一统,但政治局面混乱;民族矛盾严重,但融合与隔阂并存
二、经济总体不断发展,与欧亚的交通道路发达,商品经济繁荣。
三、科举制长期废辍,文人地位下降
四、思想多元化,儒学地位相对下降,封建礼教束缚有所松动,民族习俗混杂。
第二节 元代文学的特征
一、叙事文学成为主流
1、元杂剧和南戏
2、元代的小说(话本小说)
(1)小说话本,主要是短篇小说,讲述烟粉、公案、灵怪等等。
(2)讲史话本,又称“平话”,主要讲前朝历史兴废故事。
(3)说经话本,主要是演说佛经故事。
二、抒情性文学退居次要位置。
1、散曲
(1)散曲的来源:少数民族乐曲、汉民族民间小调、诸宫调以及词调。
(2)散曲的体制:小令与套数。
(3)散曲的特征
①句式灵活多变,可以增加衬字。
②以俗为美,散文化、口语化的语言风格
③活泼灵动,浅显坦露的总体风格
④散曲题目构成:一般由三部分:宫牌、曲调、内容提示。如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
(4)散曲的创作:作家很多,作品也很多,也非常好。(元曲四大家:关、白、马、郑)
①平民胥吏作家:马致远、张可久
②达官显宦作家:张养浩
③元代后期的散曲由通俗转入典雅的原因:与词发展规律一样,文人逐渐脱离民间,曲逐渐成为文字游戏。
2、诗词文:急剧衰落
三、传统思想为主旋律,兼以反现实的俏皮色彩
四、淋漓、酣畅、自然、平易的美学风格
第二章 元杂剧概述
第一节 渊源与体制
一、中国古代戏曲的历史渊源.中国古代戏曲有发展至形成,时期特别漫长。
(一)萌芽阶段(上古至唐五代)
1、原始蒙昧时代的粗朴的歌舞。
2、春秋至两汉的俳优、角抵
3、汉魏六朝的百戏,如参军戏、大曲开始出现。
4、唐代五代的说唱艺术、舞蹈、表演艺术、文学素材等。
(二)形成阶段(宋金时期)
1、北宋出现诸宫调
2、宋杂剧、金院本
二者已经是集合音乐、舞蹈、剧情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戏曲了,也可以说是戏曲雏形。
(三)成熟阶段:元杂剧
二、元杂剧特点
(一)叙事特点:代言体
(二)体制
1、结构:一般是一本四折,有楔子或者没有,很少超过四折的。一折就表示一个故事单元,折也是音乐单元,一折一般就用同一宫调的一组曲子来完成。
2、表现手法:曲(唱词)、白(也叫宾白,徐渭在《南词叙录》说“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科(也称“介”,即动作)。
3、角色:旦、末、净、外、杂等大类,每类下面又有小类。(1)末行,是男角,分为正末,副末等,(2)旦行,是女角,分为正旦、副旦等,(3)净行,俗称“花脸”“花面”,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子,如《窦娥》里的公人,张飞李逵外:元杂剧中有外末、外旦、外净等,是末、旦、净等行当的次要角色。监斩官——外
这里采取“二分法”。
1、前期(蒙元时代),元杂剧的黄金时代,以北方作家为主,以北方的大都、东平、真定、平阳等城市为创作中心。
2
二、元杂剧的分类
婚姻爱情剧、社会剧、历史剧、公案剧、神仙道化剧。
(一)北方作家群的创作:
1、大都作家群,以大都为中心。
(1)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
(2)纪君祥《赵氏孤儿》
(3)杨显之《潇湘雨》《酷寒亭》
2、河北作家群,以真定为中心,主要作家作品有:
(1)
(2) (3) (4) (5) 3、山东作家群,以东平为中心,主要作家作品有:
(1)高文秀 《双献功》
(2)康进之 《李莲负荆》
(3)李好古 《陈州粜米》
(4)武汉臣 《老生儿》
4、山西作家群,以平阳为中心,主要的作家作品有:
(1)
(2) 5、北方杂剧作家的风格
(1)、题材广泛多样。
(2)、对现实积极的抗争和叛逆精神,具有引人振奋的战斗力。
(3)、通俗自然的语言、口语性强。
(4)、当行的结构。
(二)南方作家群的创作(以杭州为中心)
1.分期与作家作品
(1)1276-1307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