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三首 世纪金榜 答案解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曲三首 世纪金榜 答案解析

第19课 元 曲 三 首 一、走近作者 马致远 简介:马致远,大都(今北京)人。元代享有盛名的戏 曲家。年轻时热衷过功名,然其仕途并不显达,晚年退隐山林, 以诗酒自娱,其散曲成就居全元之首,并且第一个把愤世厌世 之情写入散曲中。其杂剧成就也非常大,是“元曲四大家”之 一。 代表作品:《天净沙·秋思》《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等。 关汉卿 简介:关汉卿,号已斋叟,元杂剧的奠基人之一,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代表作品:《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睢景臣 简介:睢景臣,中国元代散曲家,字景贤,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 代表作品:《【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二、相关知识 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元曲 元曲,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唐诗宋词后中国文学的又一座高峰,它包括散曲和杂剧。 (1)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曲两种主要形式。小令,体制短小,能独立成篇,可以歌唱。套曲,由同一宫调的两支以上的曲子连缀组成,成为有头有尾的一个整套曲子,如《【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2)杂剧:由唱词、科介(动作)、宾白(说话)构成,有剧情,能演出,元杂剧的基本形式是四折一楔子(一折戏相当于今天的一幕,楔子放在全剧开头或加在四折之间,起序幕或过场的作用)。 (3)曲与词的区别:使用衬字是曲区别于词的一个显著特征,所谓“衬字”就是在曲律规定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它不受音韵、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制,衬字一般用于句首。 一、字音辨识 干戈(  )  蟾宫(  )  南柯(  )  凭阑(  ) 銮舆(  ) 拂袖(  ) 田契(  ) 擂鼓(  ) 答案:ɡē chán kē lán/luán fú qì léi ﹒ ﹒ ﹒ ﹒ ﹒ ﹒ ﹒ ﹒ 二、字形辨认 jiāo( )女 器zhànɡ( ) 揪zuó( ) jiāo( )傲 拐zhànɡ( ) 敲suì( ) 答案:娇/骄 仗/杖 捽/碎 三、名句积累 1.       ,       ,醉了由他。 2.自送别,心难舍,       ?       。 答案: 1.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2.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阑 拂袖杨花雪 1.《【双调】蟾宫曲·叹世》 2.《【南吕】四块玉·别情》 3.《【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1.《【双调】蟾宫曲·叹世》题目名为“叹世”,叹了几个人物?所叹何事?从“叹世”的内容上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理状态? 【分析探究】 刘兴西蜀 刘邦 梦说南柯 项废东吴 项羽 结 局 事 件 人 物 装疯 能言善辩 蒯通 被杀 运筹帷幄 韩信 结 局 事 件 人 物 全诗以“功名”二字发出评论,写了许多历史上的人物与故事,作者认为这些全都是南柯一梦,到头来还是空欢喜一场,“醉了由他”,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与建功立业的否定和超然物外的态度。 2.《【双调】蟾宫曲·叹世》中“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中的“百二”“两”“几”等几个数词各表达了什么意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分析探究】(1)含义:“百二”指秦的两万精兵可抵挡诸侯的百万大军,意在强调秦国山河地势的险要;“两”字强调功名的无足轻重;“几”强调推翻暴秦统治而进行的历史斗争的轻松。 (2)表达效果:通过数字的鲜明对比,化轰轰烈烈的历史搏斗为无足轻重的功名之争,深化了作者“叹世”的主题。 3.《【南吕】四块玉·别情》这支小令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抒情方式?请简要分析。 【分析探究】(1)直接抒情:前三句为直接抒情,表现了离别“难舍”和“相思难绝”的思想感情。 (2)借景抒情:后四句为借景抒情,描写了一种杨花飞舞、溪水曲折、高山重叠遮住望眼的凄冷景象,衬托出女主人公沉痛的离别之情、相思之苦。 4.《【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虽是散曲,却采用了戏曲的代言体形式,以一个乡民的视角来写高祖还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分析探究】作者从乡民的视角来写高祖还乡这一事件,使文章更幽默诙谐,富有讽刺意味。 (1)全篇语言皆出自乡民之口,全部按农村中常见的事物和农民惯用的语言叙写和描绘,看似嘲笑乡民“有眼不识泰山”,实则充分暴露了汉高祖流氓无赖的本来面目。 (2)作者借乡民之口嬉笑怒骂,巧妙地运用“变形”手法,赋予皇帝庄严华丽的外表以极其荒诞的内涵,如把皇帝的旗队、仪仗队、卫队侍从说成是“鸡学舞”“狗生双翅”“蛇缠葫芦”“甜瓜苦瓜”等,也造成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的强烈反差,从而收到寓庄于谐、滑稽可笑的强烈讽刺效果。 5.《【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要叙写的主要事件是高祖还乡,但作者并没有让主角很快出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