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独树一帜的.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课独树一帜的概要

第一课 独树一帜的中国画 第一讲:中国古代人物画欣赏 韩熙载夜宴图赏析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分为五段:悉听琵琶、击鼓观舞、欣赏王屋山跳六么舞、更衣暂歇、清吹合奏、曲终人散。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 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赏析 《最后的晚餐》宽420厘米,长910厘米。达·芬奇不仅在绘画技艺上力求创新,在画面的布局上也别具新意。一直以来,画面布局都是耶稣弟子们坐成一排,耶稣独坐一端。达·芬奇却让十二门徒分坐于耶稣两边,耶稣孤寂地坐在中间,他的脸被身后明亮的窗户映照,显得庄严肃穆。背景强烈的对比让人们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于耶稣身上。耶稣旁边那些躁动的弟子们,每个人的面部表情、眼神、动作各不相同。尤其是慌乱的犹大,手肘碰倒了盐瓶,身体后仰,满脸的惊恐与不安。 中国画的概述 1 概念:它是指在中国悠久的历史、社会环境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以中国特有的笔、墨、纸张等工具材料,按照长期形成的艺术传统而进行创作的一种绘画,它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 中国画的分类 1按表现题材: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2按表现技法:工笔和写意、勾勒和没骨、设色和墨笔 3按装裱形式:卷、轴、册、页、扇等 中国画的发展脉络 1起源: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可以追溯至象形文字,故有“书画同源”之说。在陶器、青铜器上的纹饰和摩崖石刻中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们的发展脉络。 2发展历程:人物画成熟的最早,唐和五代是中国古代人物画创作的高峰时期。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画科,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日趋成熟,至五代、宋、元则得到了大发展。花鸟画成熟于唐和五代,至宋代达到高峰。元以后,山水画和花鸟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 中国画的特点 第一,由于创作中国画的主要工具是毛笔和墨,因而形成了以线造型的特点,加上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融入中国画创作,因而特别强调笔法和笔墨的作用。 第二,中国画重视艺术形象的神韵或气韵:即艺术形象中客观和主观的统一。因而,对人物画强调“以形写神”,对山水画和花鸟画强调意境,强调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第三,在创作方法上,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重视画家的文化素养,发挥画家在创作中得主体作用。在中国画的构图中,不拘泥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表现了处理时间和空间的极大灵活性。 第四,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也是中国画的鲜明特色。 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简介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多处,大多为宋代摹本)相传是根据曹植的同名文学作品采用连续图画形式画成的长卷。画卷通过反复出现曹植和宓妃(洛神)的形象,描绘他们之间的情感动态,形象地表达了曹植对洛神的爱慕和因“人神之道殊”不能如愿的惆怅之情。以“美人香草”爱情的抒发展示作者的政治追求,本是自屈原的《离骚》之后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传统,曹植的《洛神赋》正是政治斗争失败以后情绪的传达。《洛神赋图》画出洛神凌波微步的美丽身姿,表露她“若往若还”的矛盾心态,画上的奇异神兽具有强烈的神话气氛和浪漫主义色彩。 步辇图 步辇图简介 《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是现藏故宫博物院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步辇图》所绘是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现存画作被认为是宋朝摹本。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1] 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内容反映的是吐蕃(今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简介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814个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73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九艘。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小结:中国人物画的特点 首先,中国人物画对人物的描写,不仅仅满足于外形的表现,而是更着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