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兵车行上课 1
战车叮铃响不停,战马声声嘶啸; 远征的壮丁,个个把弓箭背在腰。 爹娘呵妻儿呵,都匆匆跑来相送, 车马扬起的尘埃,遮蔽了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有的人十五岁,就征去驻守黄河, 到了四十岁,还编入屯田的军营。 当年出发,还是村长替他扎头巾, 归来头白了,还要再去卫戍边境。 边境上的战士,鲜血已流成海水, 皇上拓边的雄心,仍然没有休止。 你没听说吗? 汉朝的华山以东,有二百多个州, 千村万落,处处长满野草和荆棘。 虽有健壮的妇女,把握锄犁种地, 但是庄稼杂芜,阡陌也难辨东西。 再说关东士兵,素以苦战称第一, 如今被人驱赶,与狗鸡并无差异。 要不是你这个老人家来问究竟, 我怎么敢把心中怨恨向你提起? 且说象今年已经是冬天了, 关西守卒没一个回家休息。 县官衙役急匆匆追逼租税, 无人种地租税从哪去筹集? 早知生男孩招来许多麻烦, 倒不如生女孩还来得适宜。 生女孩可以嫁给隔壁邻居, 生男孩尸骨埋在战场草地。 你没看见吗?就在青海头的那边, 自古来白骨堆成山,没人去料理。 新鬼含冤烦恼,旧鬼不停地哭泣, 倘若是阴天雨天,更是啾啾咿咿。 思考: 2.“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句诗的含义是什么? 3.“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有什么含义? * 他是盛唐诗坛一颗耀眼的巨星 他一生跌宕坎坷,却忧国忧民 他为后世的诗歌艺术树立了博大 精深的光辉典范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 艺精湛 ,被奉为“诗圣” 其诗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 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一、读书游历时期35岁以前, 读书 和壮游时期,代表作《望岳》 二、困守长安时期, 35-44岁。代 表作《兵车行》《丽人行》,十 年困守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现 实主义诗人。 三、陷贼与为官时期,45-48岁。 代表作《春望》 “三吏”、“三别”等,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 四、漂泊西南时期,49岁以后 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770年(58岁)冬,死在由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杜甫简介 唐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年(749年)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的一个小城,但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而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的两千戍卒也全军覆没。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征讨南诏,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疾痢,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于是派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资料二:时代背景 1.《兵车行》的感情基调? 读诗歌,明基调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拖的拖抱的抱,拦路顿脚放声哭, 悲惨的哭声,一阵阵冲上九重霄。 有一个行人,同情地问一个壮丁, 壮丁只轻轻说:频繁地点名征兵。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人哭图 最后四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凄凄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 (鬼哭图) 造成人哭、鬼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找出诗中三个字的一个词来回答,这个词___。 找出相连的两句诗,这两句诗是____,____。 这两句诗既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又指出了苦难的根源,揭示了全文的主旨。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根源。 点行频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点行频”——频繁征调(总是进行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哪些巨大的苦难 ?(先找出诗句,然后再概括)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