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纳兰性德的词学思想及创作(原创).docVIP

浅论纳兰性德的词学思想及创作(原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纳兰性德的词学思想及创作(原创)

浅论纳兰性德的词学思想及创作 姓 名: ** 准考证号: *********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指导老师: **** 职 称: 教 授 完成时间: 2006年11月   目 录 1、摘要......................................................................................1 2、正文…………………………………………………………………………….2 一、纳兰词研究综述 ..................................................................................3 (一)从后人评价,看纳兰性德在清代词坛的地位………….……….…………3 (二)历代研究者对纳兰词风格的评述…………………..…………….…………….3 二、纳兰的词学主张…..………………………………………………….………6 三、《饮水词》的艺术特色……..……………………………………….………7 (一)凄艳美绝——悼亡和恋情之作…..… ………………………………..……….8 (二)恢宏清新——边塞和江南之作…..…………………………………………..10 (三)义深辞挚——友情之作…………..……………………………………………12 (四)寄寓深遥——咏物、咏史及杂感之作…………………..……………………13 3、参考文献…..…………………………………………………….…………….15 4、致谢........................................................................................................17 浅论纳兰性德的词学思想及创作 摘要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正黄旗满州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幼好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清初著名大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  纳兰性德虽然生命短暂,但著作颇丰而且多是鞍马扈从之余完成,笔力惊人。主要成就在于词。其词现存348首,刊印为《侧帽》、《饮水》集,后多称《纳兰词》,风格清新隽秀,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 纳兰性德凭敏锐的观察、新鲜的感会和高度的语言概括力,独造新境,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创造才能。 他善于用自己的心眼,直视眼前之景,直抒心中之情,把人人得见又人人所难言的情景真切准确地传达出来,创出未经人道的崭新意境。他的“夜深千帐灯”、“冰合大河流”等名句足以和“明月照积雪 ”、“长河落日圆”并称为千古壮观。他写愁情常似不经意的随口掷发,却不使人嫌其直率浅露。他把原属个人的哀怨融扩为带有普遍性的人性抒发,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具有了独特的美学个性和强烈的感染力。是清代文坛的一个奇迹,纳兰词的魅力至今不衰。三百多年后的今天,年轻人对纳兰词的热情依旧不减,以至有“纳兰一族”之说。夏承焘《词人纳兰容若手简前言》“他的令词是五代李煜、北宋晏几道以来一位名作家,那是他可以当之无愧的。”综观自晚清以来的纳兰词研究学界于纳兰词之总体评价上多持肯定的态度但其中亦不乏持否定意见。研究者所处时代及评判尺度的不同,对纳兰词无论是褒是贬,均各具风貌。 晚清时期的词坛名宿如文廷式、谭献、陈廷焯、朱孝臧、王国维、况周颐,均对纳兰词发表过独具心得的见解。但各家学词宗尚不同,论词标准各别,看法亦自有异。纳兰之座师徐乾学为纳兰所撰之《墓志铭》“清新秀隽,自然超逸”况周颐《蕙风词话》则着眼于纳兰于清初词坛之开启作用,论词主张“真字是词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蕙风词话》卷一)故称誉纳兰 “为国初第一词人”。“其所为词,纯任性灵,纤尘不染” (《蕙风词话》卷五)同样论词重“真切”的王国维,对纳兰词之“真切”“自然”更是激赏不已:“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人间词话》)尊荣享乐,无所不备的贵族生活相对照,其词给人的感觉却是另一番情景:情调凄凉哀婉,气氛悲郁怆恻,字里行间充满怨恨幽愤、徒唤奈何之情态。有人统计,在纳兰性德现存的三百多首词里,“愁”字出现了90次,“泪”字用了65次,“恨”字使用了39次,其他如“断肠”、“伤心”、“惆怅”、“憔悴”、“凄凉”等字句,也触目皆是。对于纳兰性德的这种思想矛盾的成因,历来著家说法不一:杨芳灿《纳兰词序》认为:“先生貂珥朱轮,生长华朊,其词则哀怨骚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