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远程缺血后适应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研究.pdf

上肢远程缺血后适应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肢远程缺血后适应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研究.pdf

http://www.chinagp.net E.maiZ:zzqkyx@chinazp.net.cn ·2767 · · 论 著 · 上肢远程缺血后适应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 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黄 超 ,任向阳,周海涛,马聪敏,滕军放 【摘要】 目的 探讨上肢远程缺血后适应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 1月一 2015年 1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 1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 照组 8O例.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及正规康复训练;治疗组8O例,予以常规药物治疗 、正规康复训练及上肢远程缺血后 适应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 14d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经颅多普勒 (TCD) 检查 ,治疗 3个月后进行改良Rankin量表 (mrs)评分。平均随访 (24.5±7.6)个月 ,统计两组患者终点事件 (短 暂性脑缺m发作 (TIA)、再发脑梗死、脑出血、心血管事件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肌梗死)]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 及治疗 14d后,对照组与治疗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 3个月后治疗组mRs评分0 ~ 1分41例 (51.2%),对照组mRs评分0~1分28例 (35.0%),两组患者mRs评分0~1分者所 占比例 比较 ,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x =4.306,P=0.038)。治疗前,对照组与治疗组颞窗病变侧大脑中动脉和枕窗基底动脉搏动指数 (P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 14d后,治疗组颞窗病变侧大脑中动脉和枕窗基底动脉PI较对照 组降低 (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再发脑梗死、脑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 TIA、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 (P0.05)。治疗组患者上肢远程缺血后适应治疗过程 中均未出现血压、心率、 呼吸的改变,未出现其他不适感。结论 上肢远程缺血后适应治疗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脑血管的顺 应性,提高脑血流的储备能力 ,降低 TIA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操作简单易行,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 脑梗死;远程缺血后适应;美国困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预后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6.23.005 黄超,任向阳,周海涛,等.上肢远程缺血后适应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J].中国全科 医学,2016,19 (23):2767—2770.[www.chinagp.net] HUANG C,REN X Y,ZHOU H T,eta1. Influenceofremoteischemicpost—conditioningtherapyofupperlimb on neurologicalfunctionandprognosisofacutecerebralinfarction [J].ChineseGeneralPractice,2016,19 (23):2767—2770. InfluenceofRemoteIschemicPost—conditioning Therapy ofUpperLimb on NeurologicalFunction and Prognosisof AcuteCerebralInfarction HUANGChao,RENXiang—yⅡng,ZHOUHai—tao,MACong—min,TENGJun一/ng. DepartmentofNeurology,LuoyangCentralHospitalAffiliatedtoZhengzhouUniversity,Luoyang471000,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TENGJun一知ng,Departmentof Neurology,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ZhengzhouUniversity, Zhengzhou450052,China;E—mail l63.corn A【bstract】 Objec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