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课程基础理论引领小课堂大教学改革.pdf
前 沿 视 点
以课程基础理论引领小课堂大教学改革
◊ 白 帆
[摘要]课程基础理论与教学技术革新之间存在重要的关系。整合文化事实,可获得三项
文化类别: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多样性主体(差异)文化;工具性标准(生产)文化。根据新
的课程基础理论,可创新设计出“小课堂大教学”的结构与进程,构建大教学教育文化,推进素
质教育,实现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课程;基础理论;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种理解,罗列出六种观点。2015年,湖南师范大学
一、课程理论与教学技术合并研究的意义
教育科学学院的张传燧撰文《课程改革在路上:
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此后二十年,应 历史、现状和未来》,概括课改现状为:理念先进、
试教育发挥了特定的历史作用。但随着时代的进 教材完美、制度选课,课堂依旧、教学依旧、书包
步,其不足之处也愈见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依旧。他认为现有的课程理论都是洋人的,理念
个方面:一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情感 空洞,理念和实践是两张皮,水土不服。他提出未
方面的教育;二是对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方面的 来要加强我们自己本土的课程理论建设,为素质
教育;三是对创新精神、操作实践、生活能力等核 教育实践提供科学适宜的理论指导和引领。由此
心素质的培养。因此,1999年起,国家开始倡导素 看来,课改从一开始就有先进理念的指导,但却
质教育。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面对世 缺少基础科学理论的引领,没有完整科学的课程
界高科技创新的挑战,衔接素质与教育、能力与 基础理论概念及体系,将使课改实践缺少基石,
知识的仍然是课程。2001年国务院启动基础教育 缺乏动力,课改不到位。
课程改革,提出要将人口大国变成人才强国的总 人们之所以要从事科学技术活动和追求科
战略。各学段有序依次进人课程改革。“课程改 学理论知识,源于生存安全与活动目标有效实现
革”在各级文件中被定义为“新课程实验或实施 的客观需求,源于个人的能力相对于其所生存的
新课程”,但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将其理解为“新教 世界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因而要顺势而为,寻找
材使用或新教材教学”。2008年,陕西师范大学的 事物的本质联系,按客观规律办事,以提高生存
栗洪武、肖世民、陈晓瑞、康伟等教育专家、教授 的能力及质量。因此,科学界定课程概念,夯实课
编写21世纪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学校教育学》, 改实践基础;创建课程理论体系,注人课改实践
在第三章“课程理论”中指出:尽管课程是人们经 动力;研发教学技术方法,创新教育文化平台,是
常使用的概念,但到目前为止,对于课程是什么 有效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
却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统一的界定。他们提出了三 革的基础、前提和保障。
作者简介:白帆,陕西省商洛市教研室副教授,E -mail : s jx h @126.com (陕西商洛,726000)
基础教育参考• 2017/04 9
前 沿 视 点
工具性标准(生产)文化。生产文化资料的社会表
二 、课程基础理论的创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