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戏曲.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清代戏曲名家 “南洪北孔” 洪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戏曲发展到明清之际出现了雅部和花部之分。昆曲被视为雅乐正声;花部则是指野调俗腔的地方戏。 京剧的形成: 徽班进京(三庆、四喜、和春、春台) 楚调(汉剧)传入, 多种地方戏合流。 中 国 古 代 戏 曲 古代戏曲的萌发: 上古歌舞(巫) 汉代角抵 唐代参军戏 宋杂剧、金院本和诸宫调 一、元 曲 元曲兴盛的原因:P128 1、元朝统治者始终奉行民族压迫政策,儒生失去仕进的机会,地位下降 ,大量涌向勾栏瓦肆,形成专业作家群,促成了杂剧等叙事性文学样式的空前发展。 2、元朝商人地位提高,城市规模扩大,市民阶层不断壮大,适应他们的思想意识与兴趣爱好的叙事文学样式――杂剧开始兴盛。 3、元代统治者对戏曲的喜好。 4、元朝的南北一统有利于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元代戏曲,包括北曲杂剧和南曲戏文。我们所讲的元曲,是指元代以北曲为主的散曲和杂剧。 1、元散曲 散曲起源于金、元间普遍流行的小调,又叫“清唱”。 散曲分小令和套数。 代表作家: 关汉卿、马致远(前) 张可久、乔吉(后) [越调·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2、元杂剧 元代杂剧是由宋代杂剧、金代院本发展而来的以北曲演唱为主,综合音乐、舞蹈、说唱等多种艺术样式的戏曲艺术。 关汉卿 《感天动地窦娥冤》 马致远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白 朴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郑光祖 《迷青琐倩女离魂》 《窦娥冤》和《倩女离魂》 马致远《汉宫秋》剧照 依语言风格不同,从元杂剧开始中国戏曲有本色派和文彩派之分。 关汉卿是元杂剧本色派的代表作家。 马致远、王实甫是元杂剧文采派的代表作家。 3、王实甫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1、《西厢记》故事的源流承传及主题 : 1)唐元稹《莺莺传》(《会真记》) “发乎情,止乎礼 ” 2)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从今至古,自是佳人,合配才子” 3)元王实甫《西厢记》P135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2、主要人物: 崔莺莺、张珙、红娘、老夫人、白马将军杜确、郑恒等。 3、故事情节: “白马解围四字即作西厢之主脑也。”(李渔《闲情偶寄》) 全剧高潮:长亭送别 赶赴长亭 《长亭送别》剧情结构 夫妻分别 临别叮嘱 长亭饯别 崔莺莺的思想性格 爱情的赤诚 、纯洁、深沉、热烈 勇敢批判读书求功名的世俗观念、否定封建世俗传统偏见。 封建时代妇女身上承受着巨大的礼教压力;男女不平等的社会里,妇女悲惨屈辱的地位 。 文彩西厢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董西厢》) 典故成语 十里长亭:古代驿路上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都是供行人休息和送别的地方。 举案齐眉:后汉梁鸿、孟光的故事。后形容夫妻相敬。 红泪:王嘉《拾遗记》中薛灵芸的故事。后人称女子的眼泪为红泪。 司马青衫:白居易《琵琶行》最后两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鱼雁: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的鱼、《汉书·苏武传》中的雁。 青鸾:古代传说中能报信的鸟。据说汉武帝时,西王母降临,青鸾先来报信。 二、明 清 传 奇 1、概述:传奇 唐、宋:文言短篇小说 元:诸宫调、杂剧 明、清:大本戏曲 南戏 南曲戏文,在永嘉杂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和北杂剧并行于元代。后发展成为明清传奇。 代表作:高则诚《琵琶记》 2、明代传奇大家:汤显祖 “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 《紫钗记》 《还魂记》 《南柯记》 《邯郸记》 汤显祖生平、思想 汤显祖:字义仍,自署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受罗汝芳、李贽、达观禅师等人的影响,形成了崇尚真性情,反对假道学,反对程朱理学,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 戏剧创作思想——“至情”论: ①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 ②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至情”。 ③最有效的“至情”感悟方式是借戏剧之道来表达。 《牡丹亭还魂记》 1、此剧取材于何大伦《燕居笔记》中所录话本《杜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