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观汉记》简介
《东观汉记》简介
中国古代史
范黧
M070494
一、《东观汉记》概况
《东观汉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巨著,记录了东汉从光武帝至灵帝一
百余年的历史。全书由班固、刘珍、蔡邕、杨彪等人编撰,历经自东汉明帝至献帝几乎一朝
时间尚未最终完成。《隋书经籍志》所录《东观汉记》有一百四十三卷,经唐宋至元朝逐渐
散佚,今天所见为清代及现代人辑本。
《东观汉记》一书之所以得名,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在编撰之初,图籍盛于兰台,
因此班固等修史主要于此。班固等虽作《世祖本纪》及《列传》二十八篇,但并未汇成一编,
当然也不可能有一个正式的书名。章帝、和帝时期起,国家藏书之地由兰台徙至南宫东观,
《东观汉记》的撰修地点也从兰台移到了东观,直至东汉末年。但是既便如此,《东观汉记》
在当时也未见“东观”命名,只以《汉记》为名,至东汉末年,从应劭《风俗通义》等书的
引用来看,依然以《汉记》相称,,直至三国两晋时期,包括《三国志》中的记载亦未见《东
观》之称。究竟何时开始使用《东观》之名,史籍未见记载,但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传篇》
中,已经把 《东观汉记》简称为《东观》;此外,刘孝标作《世说新语注》,于《言语篇》引
《东观汉记》马援事做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是三次引征《东观汉记》,一次引征《东
观记》。刘勰、刘孝标和郦道元三人处于同一时代,即公元六世纪上半期,所以《东观汉记》
的得名当在此之前。
二、《东观汉记》的编撰
《东观汉记》的撰写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东汉明帝时期,班固私撰《汉书》,汉明帝看后很欣赏他的才能,诏诣校书郎,除兰台
令史,后又升迁为郎,典校秘书,继续撰写《汉书》。在《汉书》的撰写之外,明帝又令班
固先后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以及杜抚、马严、刘复、贾逵共同编撰
本朝史。先行撰成的是《世祖本纪》,后又陆续有光武帝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事,作
列传、载记二十八篇,是《东观汉记》的开篇之作。
安帝永宁年间,邓太后又诏令谒者仆射刘珍以及谏议大夫李尤、刘騊駼、刘毅著《中兴
以下名臣列士传》,而刘珍等人所撰不止于此,还包括了从建武至永初时期的纪和表,这就
使《东观汉记》具备了国史的规模。随着刘珍等人的去世,侍中伏无忌、谏议大夫黄景继续
撰写了诸王、王子、功臣、恩泽侯表和南单于、西羌传以及地理志。
桓帝元嘉元年,桓帝令太中大夫边韶、大将军司马崔寔、议郎朱穆、曹寿作《孝穆皇传》、
《孝崇皇传》和《顺烈皇后传》,又增安思皇后等入《外戚传》,崔篆等人入《儒林传》。崔
寔、曹寿又与议郎延笃作《百官表》和顺帝功臣孙程、郭镇以及郑众、蔡伦等人的传。这次
续补,主要增加了人物传记,而《百官表》为崔寔、曹寿新创。
《东观汉记》的最后一次续修是在东汉灵帝、献帝时期。《史通·古今正史篇》云:“熹
平中,光禄大夫马日磾、议郎蔡邕、杨彪、卢植著作东观,接续纪传之可成者,而蔡邕别作
朝会、车服二志。后坐事徙朔方,上书求还,续成十志。会董卓作乱,大驾西迁,史臣废弃,
1
旧文散佚。及在许都,杨彪颇存注记。至于明贤君子,自永初以下阙续”。蔡邕等人究竟做
了什么样的工作,至今只能通过《后汉书·蔡邕传》知其撰补了《灵帝纪》和列传四十二篇、
以及“十志”。
三、《东观汉记》的传承
《东观汉记》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散佚。
于唐贞观年间编撰的《隋书·经籍志》录得的一百四十三卷是东汉末年杨彪整理的版本。
东汉末年,乱经历董卓之乱,《东观汉记》书稿已经开始散佚。至杨彪许在许都续补《汉记》
之时,蔡邕等人的原稿已经无法补齐,而经历魏晋南北朝《东观汉记》未有散佚。
《旧唐书·经籍志》将《东观汉记》录为一百二十七卷。《旧唐书·经籍志》抄自毋煚
的《古今书录》,作成于唐玄宗开元九年以后,为集贤书院官本。由此看来,至唐开元年间,
官本《东观汉记》已经散佚了十六卷。
传至两宋,《东观汉记》散佚更多。《通考·经籍考·杂史类》引罗鄂州序曰:“愿闻之
上蔡任 《文源》曰:‘家旧有《东观汉记》四十三卷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