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的区分方式初探(.doc

汉语中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的区分方式初探(.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语中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的区分方式初探(

进入21世纪,意味着中国已经全面进入国际化的时代,十年过去了,汉语言西化的现象也日趋多见。包括将议论文的中心前置,动词开始区分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外来词汇如VCD、CEO、巧克力等等。其中区分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是本文主要讨论的内容,其他部分,不做赘述。 一、从动词的概念到研究的方法 从概念上讲,动词是表现事物动作和状态的词语。汉语从古至今都十分重视动词的作用,往往动词的妙用,会让文句产生特殊的艺术表现力。古代诗词中的“诗眼”“词眼”往往也都是形容词、名词之类的动词用法,或者直接是动词的非常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就是形容词用做动词,“感时花溅泪”中的“溅”,便是动词的妙用,把诗人的情感展现的淋漓尽致。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一般词约义丰,动词并不分为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这种分法显然属于现代语文当中的区分方式。而这种区分方式,正是来源于西方语言。 实际上,把现代汉语中的动词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其中,及物动词是指可以直接带宾语的动词,而不及物动词是不可以直接带宾语的。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情况。比如“沉了一艘船”,“来了两个客户”,这里“沉了”、“来了”作为动补形式的动词,就是不及物动词,应该说“一艘船沉了”,“两个客户来了”。 那么就目前来看,学界区分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主要的方法,包括从日语中借鉴了自动词、他动词的区分方法等,但主要还是使用王力《中国现代语法》中对及物与不及物动词定义来区分。这里涉及到许多基础的成分次序等相关知识,在此不论。以上的方法,几乎都是站在理论的角度,结合实际进行论述。但从语言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角度思考,语言的产生,并没有经过理论的扶持,而是自发的产生,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符合人的表达需求和审美需求。所以,对语言的研究,应该基于表达和审美,而尽量少运用逻辑的方法,从理论到理论。此外,由于语言中存在大量的约定俗成,对语言的研究也产生了巨大的障碍。 二、从表达和审美的角度谈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的区分 那么什么是语言的表达与审美呢?我们拿动词来说,语言现象中,动词的最常见的,动词在句子中往往起到叙述本质的作用,比如“我喝水。”这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在没有周围语境的影响和干扰下,人们往往不会看“我”,也不会看“水”,第一眼注意的就是“喝”这个词。这是什么原因呢?这首先是表达的第一性在起作用,语言最根本的作用是表达。而为什么关注表达就会先注意动词呢?这就是审美在起作用,审美的核心是变化,人们总是关注变化的,所以动词就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再比如说,著名语言艺术大师侯宝林先生,在相声中提到“谁?我?咋?尿!”,这里,最后关注的还是动词。既然语言的本质是表达与审美,自然,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动词区分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也是出于这两方面的需求。 在谈这两方面需求的之前,我们先引入语素与语义的概念,汉语言词汇来源于单音节词,单音节词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成为多音节词的语素,此外,随着外来词的进入,许多翻译呈现出多音节语素,如“巧克力”“葡萄”等,还有一部分是自古就有的连绵词之类,如“蝴蝶”“蹁跹”等。语素一般不单独成词(单纯词除外),但都有自己的语义。本文中所分析的动词,也不能类乎其外。常见的符合动词中,大都含有表达语素和审美语素(单纯词除外)。表达语素重在表现变化和内涵,审美语素重在表现状态、态度、情感、限定、增强效果和确认判定等内容。其中单纯词在动词中都属于及物动词,如“吹”、“打”、“问”等等。常见的是双音节动词如“痛恨”“铭记”“看了”“学习”等,相对复杂的是多音节动词,如“前仆后继”、“继往开来”、“漠不关心”等。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痛恨”这个词中,“恨”是表达语素,“痛”是表感觉的,是“非常”的意思,所以是审美语素。“铭记”中“记”是表达语素,而“铭”是审美语素。“看了”中“看”是表达语素,“了”是表示状态判定的审美语素。“学习”中“学”是表达语素,“习”是同位语素,有“模仿”的意思,起加强效果,属于审美语素。“继往开来”中“继”“开”是表达语素,“往”“来”是审美语素,用来限定内容。诸如此类,不一一列举。 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往往及物动词的表达语素与审美语素之间的关系,存在偏正关系或并列关系,其中表达语素基本属于动语素,审美语素属于副词性语素或动语素。如前面所列举的“痛恨”“铭记”,而不及物动词如“前仆后继”“继往开来”“漠不关心”等,其中表达语素与审美语素间往往呈现动补关系,动宾关系等其他关系。此外,不及物动词往往兼有形容词的词性,如,我们既可以说“某人对某事漠不关心。(此处‘漠不关心’属于动词)”,也可以说“某人对某事抱以漠不关心的态度。(此处‘漠不关心’属于形容词)”,但我们不能说“某人漠不关心某事。”其他例子,在此不作分析。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