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一、前期——卓有成效的新制 1.特点: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2.措施及影响: ⑴制定俸禄制, 整顿吏治 改革前 ⑴官吏原无俸禄,靠等级在战争获得财物人口。 ⑵地方官吏只要上缴一定数量的实物就可以肆意搜刮百姓。 ⑶贪污成风。 改革后 ⑴官吏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不许自筹。 ⑵惩治贪污。 ⑶吏治有所好转。 俸禄制 一、前期——卓有成效的新制 1.特点: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2.措施及影响: ⑴制定俸禄制,整顿吏治 ⑵推行均田制: 推动北方社会经济发展; 改革前提 政府控制大量无主荒地。 均田制 改革内容: 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农民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无地少地农民得到土地, 抑制了土地兼并, 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改革后 (影响) 均田制实质 封建土地国有制。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土地制度的比较: 1.背景: 商〞是战国时,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显著提高,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孝〞由于中原地区长期战乱,百姓流亡,存在大量荒地,同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也逐渐学会汉族的农耕生活。 2.内容: 商〞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买卖; 孝〞推行均田制,规定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 3.实质: 商〞实质是推行土地私有制; 孝〞实质是推行土地国有制。 一、前期——卓有成效的新制 1.特点: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2.措施及影响: ⑴制定俸禄制: ⑵推行均田制: ⑶设立三长制: 整顿吏治 推动北方社会经济发展;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改革前 北魏基层行政组织:三长制 改革后 宗主 北魏政权 农民 改革内容:设邻、里、党三长,直属州郡。 农民 北魏政权 影响: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 有利于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 一、前期——卓有成效的新制 1.特点: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2.措施及影响: ⑴制定俸禄制: ⑵推行均田制: ⑶设立三长制: ⑷推行租调制: 使吏治有所好转; 推动北方社会经济发展;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改革前 租调制 改革后 赋税征收混乱,农民负担重; 影响: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 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 内容:租(缴纳粮食)调(缴纳绢帛) 一、前期——卓有成效的新制 二、设巧计迁都洛阳 1.迁都原因: ⑴政治: ⑵经济: ⑶军事: ⑷地理: 2.迁都过程: 以“南伐”为借口,493年~495年由平城迁到洛阳。 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 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旧都受到北方柔然的骚扰和威胁; 旧都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 一、前期——卓有成效的新制 二、设巧计迁都洛阳 三、后期——移风易俗 1.特点:孝文帝主持,以学习汉文化为主要目的。 2.措施: ⑴易服装: 易服装 一、前期——卓有成效的新制 二、设巧计迁都洛阳 三、后期——移风易俗 1.特点:孝文帝主持,以学习汉文化为主要目的。 2.措施: ⑴易服装: ⑵讲汉话: ⑶改汉姓,定门第等级: 长孙氏 拔拔氏 陆氏 步六孤氏 刘氏 独孤氏 贺氏 贺赖氏 穆氏 丘穆陵氏 元氏 拓跋氏 汉族姓氏 鲜卑族姓氏 改汉姓 定门第等级 在汉族地主中,以父祖在北魏所在任官职高低分为甲乙丙丁四等级; 在鲜卑贵族中除皇室元氏门第最高外,以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为首,其门第与汉族大族四姓(崔、卢、李、郑)相对应;其他则是一般世族。 一、前期——卓有成效的新制 二、设巧计迁都洛阳 三、后期——移风易俗 1.特点:孝文帝主持,以学习汉文化为主要目的。 2.措施: ⑴易服装: ⑵讲汉话: ⑶改汉姓,定门第等级: ⑷通婚姻: ⑸改籍贯: 一、前期——卓有成效的新制 二、设巧计迁都洛阳 三、后期——移风易俗 1.特点:孝文帝主持,以学习汉文化为主要目的。 2.措施: 3.影响: 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 争取汉族地主的支持, 推动了北魏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 小结:孝文帝改革各项措施之间的关系: 1.三长制与租调制是为了配合均田制而实行的; 2.迁都与易俗是为了新制的推行 1.关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改革都获得了成功 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改革进展都很顺利 D.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 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一样,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改革.请回答3-4题 2.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 A.改变了单一的生产方式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的融合 C B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