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梁启超与《时务报》 同: 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观念; 都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变法图强。 异: 梁启超强调实行君主立宪,改革科举制度,发展近代工业; 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色彩; 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维新思想的传播途径和方式 △著书立说: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 △上书: 1895年公车上书 △组织学会或学堂: 万木草堂、强学会、时务学堂、南学会 △创办报刊: 《中外纪闻》、《国闻报》、《时务报》 维新运动兴起的影响 启发民智 组织力量 制造舆论 形成局面 北洋新军 维新变法在中国近现代化中地位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火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持哉?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三:中华而自安卑弱,不欲富国强兵,为天下之望国也,则亦已耳。苟欲安内攘外,君国子民,持公法以求升平之局,其必自设立议院始矣。——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 请回答: (1)李鸿章与郑观应探索中国富强之路问题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郑观应对洋务运动提出了怎样的批评? (3)郑观应认为中国需要借助什么途径实现富强?依其设想能否使中国富强?简述理由。 早期维新思想家——冯桂芬、王韬、郑观应 仅仅依靠新式枪炮舰船和洋务企业,并不能使中国富强! 君主立宪制度是最好的政治制度!必须进行政治改革! 康有为的变法思想 《孔子改制考》 《新学伪经考》 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人类社会三个发展阶段: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 (2)思想主张: (1)理论基础: (2)维新思想的发展:康梁维新思想 (3)康有为维新思想特点: “托古改制”——把传统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相结合。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 (据乱世:君主专制制度;升平世:君主立宪制度;太平世:民主共和制度) 康有为的变法理论,不是直接移植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而是借发挥孔子的政治思想,利用传统的儒学权威来宣传变法道理。其原因何在,有何利弊? ⑴儒学传统思想对中国影响深刻; ⑵民族资产阶级软弱保守性,不可能打出鲜明旗帜 ⑶康有为出身经历、文化底蕴决定,特别由其所处时代决定; ⑷为减少改革阻力。 利:减少阻力,有利于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 弊:反映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这使他们不可能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老一辈革命家吴玉章回忆说:“当我读到康、梁的痛快淋漓的议论以后,我很快就成了他们信徒,一心要做变法维新的志士,对于习八股、考功名,便没有多大兴趣了。” 想一想:维新思想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强烈地冲击了传统思想,使一部分人开始接受维新思想。 “思想界之大飓风 ”“火山大喷火 ” (3)维新思想的传播:维新运动兴起 拒和 迁都 变法 练兵 ——使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1)开始:公车上书 2)成立维新派的政治团体:成立强学会 1895年,强学会成立。当时有名的官员翁同龢 、孙家鼐、李鸿藻都列了名,刘坤一、张之洞、王文韶等都捐了5000两银子入会。李鸿章得知强学会成立后,表示赞赏,自愿捐3000两银子入会,但康有为拒绝。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维新变法思想进一步扩大,包括地主阶级在内的很多阶层都受其影响。 俄北瞰,英西睒,法南瞵,日东眈,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况磨牙涎舌,思分其馀者,尚十馀国。辽台茫茫,回变扰扰,人心皇皇,事势儳儳,不可终日。 ——康有为《强学会序》 严复 共同主张 谭嗣同 梁启超 主要思想 刊 物 主要著述 活动地点 代表 人物 上海 湖南 天津 《变法 通议》 《仁学》 《天演论》 《时务报》 《国闻报》 变法图强 ;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改革科举制度,培养人才;发展近代工业 “冲决君主之网罗”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反对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