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煤化学汇总要点
第一章 绪论
煤是由什么物质形成的?
答:煤是由植物遗体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演变而成的沉积有机岩。
成煤植物的主要化学组成是什么?它们各自对成煤的贡献如何?
答:组成:碳水化合物、木质素、蛋白质、脂类化合物
贡献:木质素 碳水化合物 脂类化合物 蛋白质
原因:数量上,碳水化合物最多,木质素次之;结构上,木质素、脂类化合物结构较稳定,其他的易分解。
为什么木质素对成煤作用的贡献最大?
答:其含量仅次于碳水化合物;其结构为三维空间大分子,抵抗微生物分解的能力较强,且结构中含有酚类的结构,具有杀菌作用,所以木质素更容易在成煤过程中保存下来。
什么是腐泥煤、什么是腐植煤?
答:腐泥煤:主要由湖沼或浅水海湾中藻类等低等植物形成。
腐植煤:由高等植物经过成煤过程中复杂的生化和地质变化作用生成。
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什么?
答:低等植物主要由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组成,脂肪含量比较高,没有木质素;
高等植物以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为主,植物的角质层、孢子和花粉等则含有大量的脂类化合物。
煤炭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答:(1)大量植物的持续繁殖 (生物、气候的影响)(2)植物遗体不能完全腐烂--适合的堆积场所 (沼泽、湖泊等)(3)地质作用的配合(地壳的沉降运动--形成上覆岩层和顶底板--多煤层)
什么是沼泽?按水的补给来源分,沼泽分为几类?
答:沼泽是在一定的气候、地貌和水文条件下,常年积水或极其潮湿的地段,内有大量植物生长和堆积.
按水分补给来源的不同,可划分为三种类型:
低位泥炭沼泽:主要由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
高位泥炭沼泽:主要以大气降水为补给来源的泥炭沼泽;
中位泥炭沼泽:兼有低位沼泽和高位沼泽的特点。
什么是成煤作用?它包括哪几个阶段?
答:由植物转化为腐植煤要经历复杂而漫长的过程,经过复杂的生物、物理、化学作用转变成煤的过程。
可分为泥炭化作用和煤化作用。
什么是煤化程度?
答:在褐煤向烟煤、无烟煤转化的进程中 ,由于地质条件和成煤年代的差异,使煤处于不同的转化阶段。煤的这种转化阶段称为煤化程度,有时称为变质程度,或煤级(rank)。
什么是泥炭?什么是泥炭化作用?
答:植物经过生物化学作用,组织器官基本消失,细胞结构遭到破坏,变成颗粒细小、含水量极大、呈胶泥状的膏状物——泥炭。
高等植物死亡后,在生物化学作用下,变成泥炭的过程称为泥炭化作用。
在这一阶段,植物首先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和水解为分子量较小的性质活泼的化合物,然后小分子化合物之间相互作用,进一步合成新的较稳定的有机化合物,如腐植酸、沥青质等。
从植物到泥炭,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其本质是什么?
答:组织器官(如皮、叶、茎、根等)基本消失,细胞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变成颗粒细小、含水量极大、呈胶泥状的膏状体--泥炭;
组成成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植物中大量存在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在泥炭中显著减少,蛋白质消失,而植物中不存在的腐植酸却大量增加,并成为泥炭的最主要的成分之一,通常达到40%以上。
本质:生物化学作用过程。
泥炭化作用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多氧、缺氧),各阶段的化学变化有何特点?(生物化学、分解、再化合)
答:一、植物遗体暴露在空气中或在沼泽浅部的多氧条件下,由于喜氧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作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化合物,经过氧化分解和水解作用。一部分被彻底破坏,变成气体和水;另一部分分解为简单的化学性质活泼的化合物,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化合成为腐植酸,而未分解的稳定部分则保留下来。
二、在沼泽水的覆盖下,出现缺氧条件,喜氧微生物被厌氧细菌所替代。分解产物相互作用,进一步合成新的较稳定的有机化合物,如腐植酸、沥青质等。
为什么在泥炭沼泽中,植物遗骸不会被完全分解?(水、酸性、杀菌成分)
答:(1)泥炭沼泽水的覆盖,使正在分解的植物遗体逐渐与大气隔绝,进入弱氧化或还原环境。
(2)微生物要在一定的酸碱度环境中才能正常生长。在泥炭化过程中,植物分解形成酸性产物,使沼泽水变为酸性,则不利于喜氧细菌的生存。所以泥炭的酸度越大,细菌越少,植物的结构就保存得越完好。
(3)有的植物本身就具有防腐和杀菌的成分,如高位沼泽泥炭藓能分泌酚类,某些阔叶树有丹宁保护纤维素,某些针叶树含酚,并有树脂保护纤维素,都使植物不致遭到完全破坏。
泥炭的成分有哪些?有机质中包括哪些?(腐植酸、沥青质、木质素、脂类及植物残体)
答:泥炭主要由有机物、矿物质和水组成,其中含水量70%~90%,矿物质含量随泥炭产地不同差异很大。
有机物的组成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腐植酸:它是泥炭中最主要的成分。腐植酸是高分子羟基芳香羧酸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具有酸性,溶于碱性溶液而呈褐黑色,它是一种无定形的高分子胶体,能吸水而膨胀。
(2)沥青质:它是由合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烷烃环烷烃的物理化学性质.ppt
-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优秀课件.ppt
- 焊接方法与设备教案.doc
- 煤化学基础.ppt
- 煤矿主提升司机复训考试题库带答案.doc
- 煤矿安全知识试题.ppt
- 煤基化学品成果及展望.ppt
- 煤矿绞车司机技能鉴定试题.doc
- 煤质甲醇合成工艺设计大学论文.doc
- 煤矿应急救援管理培训课件.ppt
- 小学科学:ESP8266智能插座电路原理与动手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开放浪潮下我国多层次监管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质量分析与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数据治理与合规性要求》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多材料制造与复合材料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植物工厂多层立体栽培光环境调控技术对植物生长发育节律的调控机制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销售团队年度业绩总结.docx
- 银行风险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docx
- 银行网络攻击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docx
最近下载
- 2022医院医疗机构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详细版).pdf VIP
- 半导体工艺炉的炉门及半导体工艺炉.pdf VIP
- 测绘行业安全生产汇报.pptx VIP
- 半导体后端工艺半导体封装的作用、工艺和演变.docx VIP
- 半导体工艺原理--半导体工艺原理(贵州大学).ppt VIP
- 麦肯锡中国银行业CEO季刊(2020年秋)-麦肯锡-224页正式版.pdf VIP
- 走进潮汕文化ppt课件(优质ppt).pptx
- DG_TJ 08-2439-2024 建筑工程“多测合一”技术标准(正式版).pdf VIP
- Camera客观标准测试.pdf VIP
- 2024年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六角亭街道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