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作文之联想迁移.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任务驱动型作文之联想迁移

任务驱动型作文之联想迁移   联想迁移,是在树立观点、阐释看法、议论说理的基础上,针对作文材料中所示现象,进行相关或相反的联想,进而论证文章观点的方法。这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恰当、丰富的迁移联想,能起到开阔思维、升华主旨的作用 下面从四个方面例说联想迁移之法 一、相类联想 相类联想指同类事物间的质同联想。如由青年工人韩志雄利用工余的“少睡一会儿,少玩一会儿,少聊一会儿”的“三少”时间,钻研技术,终成技术革新能手。联想到三国时期随兄经商的董遇,利用“冬者岁之余,夜者日这余,阴雨者时之余”的“三余”时间读书,终成学问家;想到欧阳修利用“马上”“枕上”“厕上”的“三上”时间进行艺术构思,终成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这都是惜时如金的同类联想。这种联想一般思维方式是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古到今或由今到古等 如2016年全国卷Ⅰ优秀作文《从“掌印”和“唇印”说开去》: 2012年,一部名为《虎妈猫爸》的电视剧获得好评 无独有偶,近日一则关于“北大虎妈”的新闻报道也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一位曾是北大高材生的母亲给年仅8岁的儿子制定了一份满满当当的学习计划,每天的学习时间加起来长达18小时!面对网友的不解和指责,这位母亲的回应是:“我只想让我的孩子变得更好。”是的,谁不想让孩子变得更好、更强?谁不爱自己的孩子呢?只是,当这种爱掺和了太多世俗的标准,也会变成伤害孩子的利刃。我想问: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孩子的身体正一天天被沉重的书包压垮?有没有发现孩子的日记里日渐充斥着的对生活的抱怨?有没有看到孩子坐在补习班里,抬头窥探窗外的那种无奈而痛苦的眼神? ――以上两个事例与漫画材料中的家长唯分数论做法同出一辙,相类联想有力佐证了文章的观点 二、相反联想 由甲事物联想到与之相反的乙事物,或者由事物的某一方面联想到与其相反的另一方面,这种联想方式就叫相反联想。其作用是使相反的两种事物对比鲜明,是非清晰 如2016年全国卷Ⅰ优秀作文《怀容误之心,成大美格局》: 殊不知,这所谓的“赏罚分明”“因材施教”,不过是自私地将孩子的失误看作天理难容的祸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与其一味强压失误的苗头,最终得到畏葸不前的“绝对安全”,不如怀着容误之心,以宽容的态度包纳错误,给孩子留下温暖和继续向前的勇气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大儒宋濂少时即嗜学,当他趋百里外,跟随乡之先达潜心学习时,也曾不断地援疑质理。试想乡野小儿,立侍尊者之左右,又怎么会没有一丝失误?倘若先达亦如漫画中的家长,对宋濂的失误毫无包容之心,宋濂又怎能在一步一步的完善中终成大儒?温暖的容误之心,让一个贫困学子获得了继续向前的勇气,卒有所闻,于历史长河中留下其身影 管夷吾举于市时,若无鲍叔牙对其之前过错的容纳与规劝,他又怎能在东周列国的舞台上崭露头角,成就千秋英名;“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负荆请罪的廉颇千古流芳,正因相如之容误,方有赵国文武双全的王者格局。古往今来,身清如玉、毫无瑕斑的完人少之又少,更多的,是那在容误之心与规劝之言下抬头向前,于温暖和宽厚中成就大美格局的“非满分学生” ――以上事例均与作文材料中的家长只以分数论成败的做法相反,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三、连锁联想 将相关的几个事例如链条一样一个挨一个连在一起,对文章观点进行充分证明 如2016年高考优秀作文《勿以一叶而障目》: 与看不到理应有的良知,看不到商人逐利活动之上理应高悬的“义”,于是,才有地沟油、毒奶粉、假疫苗等骇人听闻的事件 再如,过分注重GDP数值的成绩单,而忽视国民文明水平的整体提升、道德素养的丰富等更重要的问题。这些都是因为太看重利益成绩单而导致的容易一叶障目的结果。成绩、利益如叶,切勿因一叶而障目 ――以上三个连续不断的事例,充分证明了“勿以一叶而障目”的观点 四、引用联想 就是引用古诗文、名人名言、警句俗谚等,来论证说理 如2016年全国卷Ⅰ优秀作文《标准,你为何如此重要?》: 正如当代诗人郭小川说:“但愿每次回忆,都对生活不感负疚。”希望家长们也明白,标准不能衡量一切,因而,有时我们也大可不必太注重标准,让我们对生活不感负疚。就像麦克阿瑟所言:“当生活都用标准来衡量时,那社会便不再有温情和喜悦。”对啊,标准确实可以衡量一些东西,但它只是一个标志性的东西,并不能代表一切。钱钟书在美国留学期间,他的导师并不用标准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人的付出而是结合他平时的表现综合思考。这样便对学生有一个很好的定论,学生也会不断努力向前奋进。因此,钱钟书一生最敬佩的人便是他的导师,因而钱钟书取得如此的成就也受其影响。试想一下,倘若这位导师也像漫画中的家长般,如此注重一个标准,结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