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记承天诗夜游公开课课件剖析
有一种画轴,且细且长,静静垂于厅堂之侧。她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争地位,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 背景资料 1、苏轼(1037~1101)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2、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随后被流放至湖北黄州(今湖北黄冈),被降职为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苏轼到任后,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这么来的。 环节一:读 文 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课文翻译: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原来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环节一:读 文 再读课文,划分层次 叙事、抒情 记叙、描写、抒情 起、承、转、合 环节二:寻 美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欣赏到的课文中的美。 欣赏指导 1.字词句的使用; 2.情感的表达; 3.表达方式; 4.描写手法; …… 寻 美(做笔记) 1.美在内容的精致而丰富。课文写了一晚、一游、一景还有一感,却仅仅用了85个字。 2.美在结构的灵动。别看只有一个段落,但起承转合,起伏有致。 3.美在月色描写。特写镜头,处处写月而不见月字。 4.美在情感的波澜。 5.美在“闲人”的意味。 环节三:读 人 请同学们谈谈对苏轼在本文中所体现的情感和他的个人情怀的认识。 品读指导 可以试着以“苏轼是 之人”来填空,并说明理由。 感受苏轼 元丰二年七月,苏轼被诬陷以诗诽谤朝廷,被捕入狱。经过长达四个月的审问和折磨,苏轼幸免于死,被贬黄州。 ? 苏东坡蓬头垢面、跌跌爬爬地带罪从湖州向黄州走来,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到了荒凉的小镇黄州。 ? 在黄州,他无薪俸,生活困难,便租50亩荒地(城东坡之地)经营,故称苏东坡。在黄州,他完成了千古流芳的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苏东坡离开黄州之后一路被贬,一直被贬到了海南。历典八州,行程万里 ,却能够随遇而安,一路走来一路歌,越贬越豁达-- 感受苏轼 苏轼说: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是 空明之人 尽管千年的时空相隔,使我们无法与苏轼握手相拥,但他人性中豁达、乐观等美好的精神品质却是我们千年不变的共同追求!在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也许会遭遇逆境,身处低谷,那时,请你记住苏轼,记住《记承天寺夜游》,记住我们今天的这节课。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感受到了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fú)、蔡襄 并称为“书法四大家” 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suì)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qǐn),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b?i)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谢谢! 静乐县君宇中学 李丽华 苏轼 1、诵读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和写景语句。 2、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丰富情感,感悟作者的人格魅力。 3、背诵,积累文言语感。 朗读指导 一、读准字音 遂(suì) 相与(yǔ) 藻(zǎo) 荇(xìnɡ) 二、读出节奏: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补充释义: 欲—— 户—— 欣然—— 念—— 遂—— 相与—— 但—— 想,将要 门 高兴地 考虑,想到 于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专题01 定语从句100题(考点串讲)(word版有答案).docx VIP
- 凿井井架设计汇编.doc VIP
- 北京某电力隧道工程投标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阅读专题2】故物与深情:感受血缘中的亲情》教学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 课文标注笔记 全册.pdf VIP
- 北京某电力隧道工程(投标)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高压旋喷桩技术交底1 - 桩基础.docx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阅读专题1】忠与孝:体会宗法社会的伦理选择之难》教学课件 (1).pptx VIP
- 力普LP100说明书PDF_Image_Marked.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