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鉴赏(三).docVIP

人教版201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鉴赏(三).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201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鉴赏(三) 古诗词鉴赏题的常见题型归类及应对策略 古诗词鉴赏题是 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 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就古诗词鉴赏题而言,大体上可分为六种类型, (一)品味炼字或词类 [应对策略] (1)赏析字或词的答题格式:字义+句义 + 〔修辞作用〕+ 情感(意境、心情等) (2)换或改字或词的答题格式:先表态+所换词与原词的区别+原词的语境义+情感+用“某字”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了,所以不能换或改。) (二)名句赏析类 [应对策略] 答题格式:句义 + 〔修辞作用〕+ 情感(意境、心情等) (三)意境类 [应对策略] (1)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2)注意要点: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古诗词鉴赏中景物特点常用词语①恬淡闲适、安谧娴静、优美幽静、宁谧悠远、清幽明净、恬静优美② 华美艳丽、明快高旷、热烈欢快、轻松活泼、欢快“难”作斗争,没有“难”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 3一、二句与三、四句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 诗的前半部为议论,后半部为描摹,二者构成先果后因的内在联系,均渗透着诗人浓郁的思想感情,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正是通过这种深邃的意境,寄寓着深刻的哲理:人生在世岂无难,人生就是不断的与“难”作斗争,没有“难”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 4、 赏析“空”字。 5赏析“拦”字。 “拦”字形象地写出了山的动态感,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6分析“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蕴含的哲理。 含蓄地说明了生活中许多看似容易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理。或:启迪人们面对困难应有足够的认识和准备。或: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7 全诗语言有什么特色? (指导: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①凝练、简洁、②幽默、诙谐,③明白晓畅、多用口语、④清新自然、清新秀丽、⑤质朴自然、朴实无华、⑥生动形象,华美绚丽、⑦委婉含蓄、笔调婉约 ⑧雄浑豪放、⑨有节奏感、有音乐性、有艺术感染力 …… 4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七上12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3全诗以 为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4作者怎样具体描绘方塘的清澈明净?诗人用方塘的感性形象比喻什么? 将方塘喻为明镜,用天光云影在水中的倒影表现塘水的清澈。 诗人以清澈的塘水为喻,生动地描写了读书达到的心领神会的高超境界。 5描绘“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画面 。 6赏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个人,哪怕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如果就此不再读书学习.原来的知识就会慢慢枯竭、老化,思想也就僵化了。诗句通过明净的池塘和流动的活水之间的关系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接受新知识,思想观念才能不断更新,头脑才能保持清醒,才能取得新成绩。 7本诗有一个成语是什么?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 七上13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现代人所谓的诗词都是古时人们的歌曲,每一种词牌都代表一支曲子,一般的词人只负责“填词”就行了。 词牌:词牌规定了词的句数、字数及音律。 乐曲名字的来历,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菩萨蛮》因此得名。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玄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卜算子》《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来自民间的曲调。 生查子 ? 点绛唇 ? 浣溪沙 ? 菩萨蛮? 卜算子 ? 采桑子? 诉衷情 ? 忆秦娥 ? 清平乐 ? 更漏子 南歌子 ? 醉花阴 ? 浪淘沙 ? 鹧鸪天?

文档评论(0)

hkod2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