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参观实习报告.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销售管理建筑参观实习报告

建筑参观实习报告根据学校安排,我们于2017年3月1日至9日在南京、苏州、杭州、乌镇和上海等地进行参观实习。这是一个让我们了解建筑的好机会,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更好的领略建筑艺术的魅力。这次实习的目的在于了解公共建筑与民用建筑空间与尺度的不同。进一步探究是什么造成了我们生活的各种各样空间的不同,人的空间,自然的空间和神性的空间是怎样形成的。从四方当代美术馆到三合宅第一天的行程位于南京的四方当代美术馆湖区。四方美术馆位于中国当代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的入口处,身处中国郁郁葱葱的珍珠泉风景区内。设计充分发觉移动视角、不同空间层次以及广阔薄雾与水域的优势,展现出中国早期绘画深邃交错的神秘空间特色。美术馆是由平行透视空间的“场域”和竹子制成的黑色混凝土花园墙组成,一个轻质量体悬浮在花园墙之上。首层为笔直的通道,而上方体量的通道则逐渐转变为蜿蜒的结构;上层的画廊悬浮在高空中沿顺时针方向展开,在到达观赏南京城远景的最佳视角处终止。这块乡村场地通过与伟大的明朝都城南京的视觉轴线相连而平添了几丝都市风情。走过斯蒂芬霍尔的四方美术馆,矶崎新的会议中心,张雷的别墅碉堡,爬山,穿过Sean Godsell 的别墅竹影,在山的最顶部遇到王澍的三合宅。三合宅是三面围合一面敞开的建筑,但又具有传统中国精神的内聚与封闭性。在这里,王澍希望去恢复一种传统的居住经验。他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去造一个“房子”,而不是一座建筑。房子内部空间的间距,造成居民经验中狭窄、拥挤、逼仄、昏暗感受的显现,但却是有人情味的。幽暗、晦涩的光线效果,也是意在恢复“老房子”的样式。这些隐匿于都市喧嚣背后的生活制度,乍看上去不合时宜,却无疑是中国传统居住经验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虽说是内聚和封闭性的,在文化形态上,建筑师没有忘记保持建筑与空间的连续性。“三合宅”并非遗世独立,而是主动地与周围的环境去对话。事实上,在四方当代艺术湖区这一特定场域,“三合宅”的这种对话也将是建筑与建筑、建筑与城市、建筑与艺术及建筑与历史的对话。至于具体的对话结果,唯有身处这一精神空间之中方能体会。从美术馆到住宅,建筑师追求精神的对话的同时却塑造着不一样的空间,宽广如美术馆的前院,逼仄如三合宅的内庭,公共空间到私密空间的转换不止靠围合物尺度的大小,还有山地微妙的透视,树与竹丛巧妙的位置和材料的使用。。从苏州博物馆到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第三日前往苏州博物馆,忠王府(太平天国),拙政园等地区。在整体布局上,苏州博物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其建筑风格的延伸。博物馆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而博物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机理都恰到好处。苏州博物馆是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设计的。为充分尊重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博物馆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也是以一层为主,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修旧如旧”的忠王府古建筑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新馆建筑珠联璧合,从而使苏州博物馆成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忠王府的主体即中路的官署,是按太平天国规制修建的。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有照墙、大门、仪门、正殿、后堂、后殿等,纵深约140米。忠王府大门面阔三间12.5米,进深10米,原为单檐歇山,后改硬山顶。前后檐柱上置阑额枋,架平板枋,施三参单昂斗拱,承檐桁,架抹角梁,置斗拱,托下金桁,承角梁。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另有资料显示为62亩),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内部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十年所建。拙政园的中部是主景区,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西部原为“补园”,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东部原称“归田园居”,因归园早已荒芜,全部为新建,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与苏博风景园林手法与尺度对比强烈的是大开大合的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科文中心位于中新·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畔的文化水廊景区,临水而筑。地块呈椭圆形,伸入湖面之中,占地61005m2,总建筑面积约110000m2(其中地下部份约30000m2)。方案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Paul Andreu)设计,设计理念中最核心的就是“一颗珍珠、一段墙和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