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分析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一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学案导学)
【课程标准】
掌握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通过对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情况的比较,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通过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原因等问题的探讨,培养分析与综合能力
【重点】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基本史实、阶段特征及原因
【难点】
分析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 向美观、适体、方便、 转变。
2.近代服饰的变化
男子服饰
① 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
② 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 成立后流行;
③辛亥革命后, 成为中国男子的标准服饰。
女子服饰
①晚清普通女子的着装开始向合身适体、 的方向发展;
②20世纪20年代后,经过改革和创新的 ,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3)特征:
3.现在服饰的变化
(1)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山装和以 、连衣裙为特征的 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
(2)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民众服饰趋于 ,军装和 盛行。
(3)改革开放后,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开始由穿得暖向穿得好、 、
过渡。
知识点二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传统菜系: 、 、 、 四大菜系。
2.西方饮食
(1)传入:19世纪40年代起
(2)西式餐馆:最初由外国人经营,之后在各 陆续出现由 经营的西餐馆。
3.中西区别:烹饪方式、 就餐环境、 都存在区别。
4.重要影响:
(1)一些西餐中常用的 和调味品开始进入百姓饭桌。
(2)经营西式食品的 开始大量出现, 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点三 居室建筑的演进
1.传统民居: 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2.西式住房
(1)出现
①鸦片战争后,在 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开始大量出现。
②20世纪30年代后,京、津地区开始出现完全 的新式住房。
③西式的 受到人们的欢迎,如沙发、茶几等。
(2)影响:中国的居室建筑融入了 的特点, 成为典型的特征。
知识点四 习俗风尚的变革
1、原因: 、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 等的影响。
2、表现
(1)婚姻风俗
古代 缔结婚约凭借 、媒约之言 近代 开始主张婚约自主,婚约礼俗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 。 现代 恋爱自由、 成为一种时尚 丧葬习俗
①近代:丧礼趋于 。
②现代: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 改革。
(3)其他风俗
①民国成立后,开展了 、 、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
② 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点头鞠躬、 逐渐成为社交场合中的常见礼节。
(4)思想观念: 、旧礼教遭到批判, 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开始步入社会。
【思考探究】
阅读教材65页第2自然段,结合以下材料:
“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现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中央人民政府法令汇编》
近代以来我国的婚姻习俗发生了哪几个方面的变化?
(2)《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法律文件的颁布对现代婚姻习俗有何影响?
【核心疑难问题】
1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见世纪金榜37页)
2、新中国成立后影响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见世纪金榜37页)
【自我反思】
【随堂练习】
1.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2.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1927年12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没有民族精神,不打分析.ppt
- 一、特载分析.doc
- 万康体检中心体检项目表分析.doc
- 万方智搜简介分析.doc
- 上海商学院分析.doc
- 上海-以色列产业合作研发项目信息表分析.doc
- 上周三旧改造要闻收集分析.doc
- 上海市商品房预售合同分析.doc
- 三水区乐平镇家庭服务中心分析.doc
- 上海市级志书编纂实施方案解读(梅森)分析.doc
- 小学科学:ESP8266智能插座电路原理与动手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开放浪潮下我国多层次监管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质量分析与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数据治理与合规性要求》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多材料制造与复合材料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植物工厂多层立体栽培光环境调控技术对植物生长发育节律的调控机制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销售团队年度业绩总结.docx
- 银行风险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docx
- 银行网络攻击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