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旅游地理 家乡特色
家乡游 制作人:刘XXXX 我的故乡 特色风景 浯溪碑林风景名胜区 浯溪碑林风景名胜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湖南省十大文化遗产,现已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景区位于祁阳县城西南的湘江西岸,此地不仅山水秀美,而且苍崖石壁连绵。 此外,风景名胜区内浯溪摩崖石刻可以说是游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了,浯溪露天摩崖是南国摩崖第一家,同时也是神州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在这里旅游会让您了解到浯溪摩崖诗文书法的博大精深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除此之外,浯溪碑林风景名胜区内的浯溪“摩崖三绝”深受人们的欢迎,其内主要因字奇、石奇、文奇为主,而且碑面很大,文章之奇,书艺之妙,被称之为“三绝碑”。其中,拥有《大唐中兴颂》,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书艺作品。除此之外,浯溪碑林风景名胜区内还拥有珍贵的书法石刻宝库。宝库内还存有摩崖石刻,其中有唐代、元代、清代、民国以及宋代等,最高的刻在三十米悬崖峭壁上,最低的在溪畔崖脚,其作者荟萃了唐以来的历代民家。这样的文,这样的人,这样的书法,集中了浯溪一地,是历史对浯溪的厚爱。 碑林实图 文昌塔 祁阳文昌塔,矗立在“万卷书崖”之上,坐落在祁阳县城东区的湘江之滨、祁阳师范西侧;与浯溪碑林遥相对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圣湖 三圣湖旅游区位于祁阳县南面 的大江林场和肖家村镇辖区内, 区内有瑶、汉居民1068人,距 县城45公里,是一个利用黄沙 河与大江水库、八庙温泉等景 点进行漂流、探险、观光、温泉洗浴、休闲、娱乐的旅游项目。 天主教堂 天主教堂坐落于县城祁阳县天主教堂浯溪镇九冲,县人民医院住院部旁,1936年建成,欧洲哥特式建筑。是湖南省现有最古老、保存完好的天主教堂。1995年被定为湖南省重点宗教活动场所,2006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金洞国家森林公园 金洞国家森林公园 著名景点有:将军岩、狮身马、骆驼峰、五雷击鼓台、宝剑峡、时空隧道、凤冠石、龙须潭、鲤鱼跳龙门、飞天瀑布、原生态瑶族村落、原始次森林……,其中有相当国家5A级的景点两处。金洞河之险、奇、秀、幽令游客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石洞源风景区 龙溪李家大院 龙溪李家大院 陶铸故居 陶铸广场 祁阳烈士纪念碑 特色菜色 酸辣椒炒牛肉,家常菜,但好吃,建议不要看太多,以防口水流出来 湖南人都知道:腊肉。永州的腊肉更具风味。农村里把肉割从一条条的,直接放在柴火上烤10天半个月的,还是用永州特产油菜薰的。再经过加工就会成为永州人过年时候不可缺少的菜肴,过年了,舍得的家庭那还不薰半条乃至一条猪,一个字:香!。 祁阳笔鱼 特色夜宵 其他特色 祁阳草席 已有1000多年历史,主要有睡席、壁席等品种,既是床上用品,也可作为装饰品。祁阳草席织造精细,平展舒适,图案美观,色泽光亮,柔软耐磨,吸汗力强。草席主要原料是席革、棉纱、苎麻。祁阳出产的席草色鲜、皮厚、质软,草芯有弹性,根条均匀,长短整齐。祁阳草席的印花图案十分精致,有名山胜水、历史古迹、人物故事、花鸟走兽,还有外国风光、民族风情等。 祁阳乌梅 祁阳石 祁阳石产于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该石质不甚坚,温润细腻,多呈紫红色,石色匀净,常见浅绿色石脉。色佳者有山水日月人物之象,尤以紫花者稍胜,大者制屏亦雅。祁阳石质地细滑而沉,可用于琢制砚台,成砚称“祁阳石砚”或“祁阳砚”,肌理莹彻,云委波襄。 祁阳石有两大类,一类为浅绿色,另一类,称“紫袍玉带”。此外,还有黄褐、深褐、朱紫、橄榄绿、乳白色、黑色等,祁阳石雕琢成砚,是价值不菲的石砚精品。 戏剧之都 在语言上,祁剧道白以祁阳话为基础,结合中原音韵、湖广音韵等自成体系,演出范围广但观众都能听懂,尤其是小丑道白生动而丰富。在音乐方面,声腔分高、昆曲牌体和弹腔(南路和北路)板腔体;伴奏乐器主要有祁胡、月琴、三弦、曲笛、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高音战鼓、大小锣、钹等打击乐器。在服装方面,原为短袖平靴,后为适应舞台造型,旦角加长了水袖,生、净改用了高底靴。在脸谱方面,使用红、黑、白3种基本颜色,交替配合,神态百出。 祁阳小调 祁阳小调流行于湖南祁阳、祁东、零陵、衡阳一带,据清代祁阳县志记载,在明、清之际该曲种已流行民间。早先以流经祁阳县境的湘江为界分为南北两派,湘江以南有演唱丝弦小调为主的南派,风格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