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件1.pptVIP

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件1.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阁制度的形成■ 宰相 是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是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对皇权具有制约。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 内阁 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阁臣职权大小、地位高低完全由皇帝随意而定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作用: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也不同于英国的责任内阁。 3.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及解决 思考与练习 材料1:雍正年间……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2: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军机处》 材料3:军机处直(值)庐初仅板屋数间,……(属员)直舍仅屋一间半。——《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材料4: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者,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军机大臣)亦只供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问题与答案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军机处设置的原因、特点和职能的演变过程,评述其实质及影响。 参考答案: 原因: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1分) 特点:保密性强、机构精干,办事效率高。(2分) 演变:由一个暂设军事机构,发展为位居内阁等中央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常设政务机构。(2分) 1.基本原则 尊重习俗宗教(册封西藏宗教领袖) 笼络上层分子(蒙古归附) 因地制宜管理(西南改土归流) 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 3.改土归流 乾隆皇帝是否与电视剧上所描绘的吗? 功:1)平定准部内乱。2)平定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木的叛乱。3)设立伊犁将军,统辖天山南北路 过:1)后期政治腐朽,清朝衰落。2)实行严格的闭关政策。3)推行文字狱.4)生活腐化 * 指导意见:了解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及演变,了解清朝军 机处设置及评价。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 的影响;认识从专制到民主是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的。 归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发展的基 本线索,明确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含义,认识君主专制中 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等。 会考要求:①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 ②清朝的军机处 ③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 朱元璋 朱元璋容貌之谜 相传朱元璋登基后,诏传天下丹青妙手为自己画像。第一位被召的画师,对坐在龙椅上威风凛凛的朱元璋,悉心描摹,画得惟妙惟肖,不但形似而且神似:黑黑的大脸,额头和太阳穴高高隆起,宽阔的下巴要比上颚长出好几分。大鼻子,粗眉毛,一对眼晴鼓鼓的,放射出冷酷凶狠的光芒。朱看后,龙颜大怒,只听得:“来人,给我拖出去!” 。第二位画师被召,画得更加用心,但同样被拖出斩首。第三位悟出了前两位画师被杀的奥秘,只是脸型的轮廓有些像,但却画得满脸和气,在慈祥仁爱中,又显得威严沉稳。朱看后,龙颜大悦,重赏了画师。据《明史》记载奇特古怪,长相不雅的容貌,满脸的麻子. 中国的古代社会发展到明朝已经开始走向衰落。明朝从建立起,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朱元璋采取措施加强君权,强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自古……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穏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皇 帝 相权过重、威胁皇权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亲自掌管 1. 废除丞相制度 “ 中书之政,分于六部”,六部分割了原来宰相的权力, 成为皇帝之下中央处理政务的最高一级机构。 请同学们假设这样一种情况:在我们 的班集体中,班长集记录功过、收发 作业、传达指令、掌管班费开支等项 事务于一身,这会带来什么影响? 廷杖制度 明 2. 明朝中央制度发展 参与机密事务策 内阁制确立 明成祖 内阁制发展 六部 废除丞相 内 容 明神宗 分理政务 明太祖 职 能 时间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 ——《神宗实录》卷五一一页 “内阁首辅”=“宰相”? 基本特点 明朝 宋朝 唐朝 西汉 削夺相权。 a.频繁任免丞相。 b.设“中朝”(又称“内朝”)抑制丞相为首的“外朝”。 实行多相制度,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设门下平章、参知政事等,分化相权。 废丞相,权归六部。 相权的不断分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jhn4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