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笔记——高瑶.doc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际法笔记——高瑶

第一讲 国际法基本原理 一、国际法的概念 1、传统定义:国际法主要是规制主权国家间关系的法律 (1)主体: 主权国家 、交战团体等 → 除主权国家外,还有国际组织、民族、个人等(跨国企业、NGO等) 最核心的是主权国家,享有的权利义务是完全、充分、固有的,个人和组织等还是要依赖国家 (2)事项: 国家的独立平等、外交、领事关系、主权豁免、外国人待遇、国家责任、战争等 → 国际人权法、国际环境法、国际空间法、国际刑法、国际反恐法等 二、国际社会的三种类型 “ubi societas, ibi jus” 拉丁语 译为有社会就有法 1、无序的敌对社会 (1)T. Hobbes:“自然状态(natural state)” 霍布斯认为各个国家是通过国内的法律规制相互的关系的,不存在国家之间的法律 (2)“万民法(jus gentium)” (3)Arthur Nussbaum,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Law of Nations, Rev. ed., New York: Macmillan, 1954 简明国际法史 2、分权的并存社会 (1)特征: ①分权而非集权(权力分散在各个国家之内) ②共存而非治理(为了共存,使用公认的条约和习惯) ③私法而非公法(类似国内的私法,契约关系,国家之间自行解决) ④平行而非垂直(平行互动而非垂直管辖,体现各国个性) (2)历史: 萌芽:17C的欧洲 → 定型:18、19C的全球殖民扩张 → 20C的亚非拉反殖运动 3、统合的共同社会 例如:欧盟 (1)社会(society) → 共同体(community) (2)各国特殊利益的集合(assemblage of individual interests) → 国际社会整体的共同利益(general interest) (3)“对一切人的义务(obligations erga omnes)” ——1970年“巴塞罗那牵引公司案” 强调义务的广泛性 (4)“强行法(jus cogens)”——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53条 具有特殊效力的国家法的统称,对国家的主权自由加以限制的强行规范 类似于公序良俗,本质上属于私法的领域引入了公法的概念 强调规范本身的效力 (5)“国际犯罪(international crimes)” (6)“普遍管辖权”(universal jurisdiction) (7)“不可克减的权利(non-derogable rights)” (8)“人类共同遗产(common heritage of mankind)” (9)“国际共同体”(international community) (10)“国际宪政”(international constitutionalism) (11)“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 反映了私法自治向公法治理的趋势,全球共同体 当代国际社会的特征:统合与分权这两种相反的运动趋势同时得到推进,但仍以分权为主。 推荐书:Bruno Simma, From Bilateralism to Community Interest in International Law, 250 Recueil Des Cours (1994) 从双边体系向共同利益 三、国际法的拘束力 1、奥斯丁的论断:国际法不是法,只是一种“实定道德(positive morality)” 国际法是不是法?质疑:国际法只能对自愿加入的国家产生拘束力,国际法院只有才具有强制管辖权 John Austin, The Province of Jurisprudence Determined; and, The Uses of the Study of Jurisprudence, London: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1954 2、各种学说: (1)耶林(G. Jellinek)——“自我拘束说(Selbstverpflichtung)” (2)凯尔森(H. Kelsen)——“根本规范说(Grundnorm)” (3)狄骥(L. Duguit)和塞尔(G. Scelle) —— “社会连带说(solidarité sociale)” (4)“共同意志说”,或“合意说”(common consent)(最具影响力最主流的学说) 需要多个国家意志的一致才能达到国际法的强制力,只有经过国家同意的规则才能产生束缚力,国家享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 ①“荷花号案”(Affaire du Lotus, PCIJ, Ser. A, No. 10, 1927) ② Lassa Oppenheim, International L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