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唐雎不辱使命.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2.唐雎不辱使命重点讲义

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第六单元 走进历史人物    22.唐雎不辱使命  1.走近作者 刘向,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对《国策》《国事》等史料进行整理,然后按国别编订为33篇,取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33卷,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3.主题解说 文章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并和秦王进行面对面的斗争,终于保全了国土的故事,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4.人物形象 唐雎是一个有胆有识的谋臣。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并且善于斗争。 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同时又具有色厉内荏、虚伪的一面。 6.重点聚焦 师:课文所写的是外交斗争,很多语言属于一语双关的外交辞令,请你找一找,分别说说其潜台词。 生甲:秦王说,“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的言外之意是我秦王如果不“以君为长者”,“错”起“意”来,就会让你和韩、魏一样灭亡。这话听起来简直是杀气腾腾。 生乙:文中有“天子之怒”和“布衣之怒”,“天子之怒”是秦王慑服唐雎的话,意为要发动战争,消灭安陵;“布衣之怒”是唐雎回击秦王的话,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而且我不惜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安陵。 生丙:秦王说:“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表面听起来是商量,其实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 7.难点突破 师: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从“唐雎不辱使命”这一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唐雎的说话技巧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 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换安陵君的封邑,实际是要吞并安陵。而在当时这是不可抗拒的。唐雎奉命出使,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面对蛮横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被威势压服,最后使秦王放弃了易安陵的打算。唐雎维护了本国的尊严,出色地完成了使命;说话技艺:言之有“节”、言之有“据”、言之有“力”。 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 【译文】 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感悟】 在国家危难关头,一个人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了。中华民族涌现了无数的仁人志士 ,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jū) (xiǎn) (fú) (qiāng) (缟) (挠) (祲) (彗) ( 扩充 ) (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只,仅仅) ( 交换 ) ( 吉祥 ) ( 屈服 ) 3.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与之相通的字。 (1)秦王不说  ____通____ (2)故不错意也 ____通____ (3)轻寡人与 ____通____ (4)仓鹰击于殿上 ____通____ 说 悦 错 措 与 欤 仓 苍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大王给予恩惠,用大面积的土地交换小面积的土地,很好。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普通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3)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 6.下列句子分别揭示了秦王的什么态度,将备选答案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前倨后恭  B.以势压人 C.恐吓威胁  D.不可一世 E.虚伪狡诈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2)安陵君其许寡人。( ) (3)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 (4)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 (5)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7.唐雎与《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 (填人名)一样以出色的外交才干化解了一场政治危机。唐雎在这次外交事件中的说话技巧给了你哪些启示? 在与人交往谈话时,要不卑不亢,有理有据。 E D B C A 诸葛亮 8.周总理是位出色的外交家,他不管在何种场合,遇到什么样的对手,都能唇枪舌剑,以超人的智慧,应对自如。周总理的说话艺术,充分展示了语言的魅力。阅读下面这段故事,回答问题。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先是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这时很多人在围观,看周总理如何处理。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