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16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1.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6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1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1. 对中国丝织物的发达认识有误的是( )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懂得养蚕织丝的国家 . 至迟在殷商时代,中国已发明了提花装置 . 两汉时期,已可以织出各种提花的彩色的丝绸 . 先秦文献中不同织法的丝绸有不同的名称 正确答案: 2. 不属于西方对“赛里斯”地域认识的是( ) . 生活在极东的地方 . 东临大海 . 与印度、大夏相邻 . 去赛里斯只能走陆路,海路行不通 正确答案: 3. 对张骞出使认识有误的是( ) . 张骞的西行之前,中国人还没到那么远过,眼光也没那么广 . 张骞两次出师西域,第二次被匈奴俘虏了 . 初次出使西域达13年之久,生还者共两人 . 初次出使西域后,中国人第一次知道了安息、天竺等国家 正确答案: 4. 以下不是河西四郡的是( ) . 武威 . 酒泉 . 张掖 . 吐鲁番 正确答案: 5. 对大秦国认识有误的是( ) . 大秦有类中国 . 大秦多宝、欲通使于汉 .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建都在君士坦丁堡,在唐、宋中国典籍中,称之为叫“拂菻” . “拂菻”是从意大利语翻译而来的 正确答案: 6. 不属于西方对“赛里斯”人种形象认识的是( ) . 人种矮小,不高 . 长寿,寿逾200岁 . 红头发、蓝眼睛 . 声音嘶哑,不轻易与外人交谈 正确答案: 7. 不属于赛里斯形象的意义的是( ) . 是主体对客体关注的产物,是异域形象 . 分析赛里斯形象,只需要看它是否符合客体 . 其形象描写有一部分是真实的,并不是一无是处的 . 对赛里斯的形象的认识,折射了主体自身的文明程度 正确答案: 8. 以下不是前三史对西域记载的特点的是( ) . 语言准确生动,但所闻与所见没有分开记载 . 对西方国家分土著与行国分别加以介绍,分类科学 . 这500年来中国人对于西方的认识,不断丰富起来 . 介绍其物产经济、城郭属国、军事实力和制度交通等,记述比较详细 正确答案: 9. 以下是通过宗教传播进行文化交流的( ) . 13世纪蒙古统治者向西扩张,为中西文化交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 唐朝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唐朝建筑、雕塑、绘画工艺和医药之学 . 张骞出使西域与外国联谊、交通 . 西域商人通过丝绸之路买卖中国丝绸等商品 正确答案: 10. 远古时期,不同民族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文化幼芽会沿着有利于本民族的生存、发展的方向发展成熟,这是文化的( ) . 发展的不平衡性 . 民族性 . 时代性 . 隔离机制 正确答案: 11. 对中国丝织技术西传认识有误的是( ) . 中国公主将蚕种带到了于阗,使那里的人懂得了种桑养蚕 . 中国的丝织锦技术直接传入波斯,使波斯有了自己的丝织业 . 中国的蚕种是从新疆运到拜占廷的 . 李约瑟认为,西方使用提花机至少晚于中国4个世纪 正确答案: 12. 隋唐时代日本先后派遣十八批僧侣、官员来中国,学习中国制度、文化,这属于哪一文化交流途径( ) . 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 . 贸易往来 . 战争与掠夺 . 宗教传播 正确答案: 13. “支那”解释中影响最广的是( ) . 中国所产丝绸“绮”的对音 . 羌的对音 . “茶”的对音 . “秦”的对音 正确答案: 14. 对西域三十六国认识有误的是( ) . 月氏被匈奴打败赶到西边之后地盘变小了,改称小月氏 . 西域三十六国实际是受汉王朝管辖的,两汉设立了西域都护府 .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 楼兰也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正确答案: 15. 唐将高仙芝与大食交战,被俘走 的唐代工匠把造纸术传到了阿拉伯世界,这是通过哪一途径进行文化交流的( ) . 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 . 贸易往来 . 战争与掠夺 . 宗教传播 正确答案: 16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1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丝绸之路”是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首创的。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2. 两汉时中国人对于域外民族和国家,尚没有大汉族主义文化心理,是用平等的心态来记载和评论他们的。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3. “支那”最早见于波斯及印度的古籍记载。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4. 社会生活中的风俗习惯属于文化的精神层面。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5. 三山夹两盆的“两盆”是指南部的准噶尔盆地和北部的塔里木盆地。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6. 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7. 希腊地志学家波桑尼阿在《希腊志》中记载着中国丝绸是从树皮上提取出来的。 . 错误 . 正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orhchv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