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重点讲义

* 湖北省 12 岁的小学生聂利把 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或 者剪去蜜蜂翅膀,都能听到蜜蜂的 叫声两种方法交替进行,结果表明: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声。 进一步做实验研究,终于在蜜蜂的双翅根部发现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蜜蜂叫时,黑点上下鼓动她用大头针捅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从而证明了蜜蜂的发音器官就是这两个小黑点。 这则事例给了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 ( 3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 认识本身不能回答 B. 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 C.实践是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实践, 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 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建设者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攻关,在世界 上首次提出冻土工程设计新理念,设想在高原制造大型制氧站,构建全程监控环保模式,最终使三大难题得以解决,为进行多年冻土施工、发展高原医学事业、保护生态环境积累了宝贵经验。 * ( 4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3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4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 (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 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死亡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为救人而输血并探究失败的原因,直至发现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辩题: 真理是否越辩越明 * * 人们改造不是认识 * * * * 改革开放前后的深圳 * 服务人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修建青藏铁路 * 农业生产 * 电视机装配生产线 *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 * 北京航天指挥中心 * * * 1. 上述材料中是谁在从事活动? 2. 这些活动对象是什么,是在认识世界还是在改造世界? 3. 这些活动是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探究活动 * 1 、实践及其特点 ( 1 )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 1 、实践及其特点 ( 1 )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 1 、实践及其特点 ( 1 )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 1 、实践及其特点 ( 1 )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 1 、实践及其特点 ( 1 )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 *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 2 )实践的三个特点 * *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 2 )实践的三个特点 * 1.杨利伟是中国航天第一人,他的飞行成功是其单个人的活动吗? 探究活动 * 2.同样是农业生产,为什么不同时期其耕作方式却不一样? 探究活动 * ( 2 )实践的三个特点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 榴莲飘飘 * (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 陶行知 * 青藏铁路已于 2006 年 7 月 1 日正式通车但在修建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三大困难是冻土、高原缺氧、环境保护。。 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建设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攻关,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冻土工程设计新理念,设想在高原制造大型制氧站,构建全程监控环保模式最终使三大难题得以解决,为进行多年冻土施工、发展高原医学事业、保护生态环境积累了宝贵经验。 。 “三大困难”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又是怎样得到解决的

文档评论(0)

putaoshu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