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视角看中国政策微调.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全球视角看中国政策微调 从变化看变化,变化像是突发而至;从局势看变化,变化则是顺势而生。不经意间,中国经济政策的重要变化已经翩然而至。2011年10月24-25 日,温家宝总理在在天津滨海新区调研并主持经济形势座谈会时指出,要准确判断经济走势出现的趋势性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的合理增长,要完善财税政策,大力推进结构性减税。信贷政策要与产业政策更好地结合起来,重点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支持民生工程尤其是保障性安居工程。温家宝强调,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首要任务,继续搞好物价调控,稳定通胀预期,落实保障措施和救助机制。 在笔者看来,中国高层传递出的货币政策变化信息,重心在于“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八个字。而从全球视角审视中国经济金融之现状和未来,这八个字可以得到更进一步的解读:因“危”而“调”,谓之“适时”;“调”则必“微”,谓之“适度”。自从中央银行诞生以来,其政策菜单上的两大主项就是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虽然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政策制定者总是力求在两者间寻求趋势的平衡,每一次政策调整往往总是对应着“跷跷板”两端的失衡。这一次,当然也不例外。从全球视角看中国,一边是增长动力的相对减弱,另一边则是通胀中枢的长期上移,微调则是两相权衡之下顺势而为的理性选择。 一方面,从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的结构对比看,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势在必然。所谓因“危”而“调”,一个“危”字体现在逻辑顺承的三个层面:其一,全球经济伫倚“危”楼;其二,中国经济其“危”相对尤甚;其三,中国政策应“危”相对不足。 具体来看,就全球经济趋势而言,“大衰退”虽有些耸人听闻,但“大停滞”似乎已难以避免。在经历了2011年7-9月的剧烈恶化之后,债务危机在10月稍稍雨歇,德法在援助希腊方面的积极表现让市场情绪有所平复,而由于预期在此前过于悲观,一系列新公布数据也陆续呈现出“超预期”特征,例如10月26日公布的5.7%的美国新屋销售环比增幅和1.7%的核心耐用品订单环比增幅都明显优于预期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近一段时间的经济形势改善仅仅是短期现象,债务危机的风暴在稍作停歇之后恐将继续肆虐。利用IMF、世界银行的数据进行估算,2012年,全球的公共债务预估值将为59.025万亿美元,较2011年的55.726万亿美元增长5.92%,较本世纪初的21.9万亿美元增长169.53%。而经过连续几年的危机摧残,全球经济增长的潜在水平已经有所下降。著名经济学家罗格夫研究了44个国家200年的债务历史,得出的结论显示,当负债率从60%-90%区间上升至90%以上区间,全球经济增长水平将从2.5%降至-0.2%,而自2008年至2012年,全球负债率恐将上升1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全球经济潜在增长水平可能已经受到一个百分点左右的债务危机冲击,未来较长时期内全球经济的“大停滞”似乎难以避免。 而在全球经济受累于债务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相对表现甚至更加不容乐观。首先,从现状看,中国经济增长与发达国家呈现出短期错配的现象。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9.1%,低于前一个季度9.5%的增长速度;而第三季度美国GDP季环比增长年率则有望超过2%,较前一个季度明显回升,而日本经济也有望实现由负转正的改善,只有深陷债务危机核心的欧元区依旧积弱不振。其次,从未来展望看,中国经济增长力度的相对变化恐将弱于其他主要国家。根据IMF的最新预测,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预估值为9.0%,较2011年下降0.5个百分点,同期,同为金砖四国的印度、巴西和俄罗斯增长率预估值下降幅度仅为0.3、0.2和0.2个百分点,而身处债务危机震心的欧元区增长率预估值下降幅度也同为0.5个百分点,美国和日本则甚至有望邂逅增长力度的小幅改善。最后,从风险构成看,中国经济在经历了连续多年的高速发展后,追赶疲惫已然初显,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压力不断加大,而2011年10月27日的华尔街日报一篇名为《当心走火入魔的中国经济》,甚至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一些令人不安的迹象,楼市泡沫、信贷泡沫开始破裂。 在全球经济“大停滞”乌云压顶,中国经济相对疲态有所显现的背景之下,中国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之“危”的应对略显相对不足:在美联储始终未加息、且可能启动QE3,欧洲央行停止加息,而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业已重新开始降息的背景之下,中国前期6个百分点的准备金率上调和1.25个百分点的基准利率上调正在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容忽视的“滞后”紧缩影响。适时进行政策调整,暂停进一步紧缩,充分应对全球经济“大停滞”背景下的中国增长挑战实属顺势而为、正当其时。 但另一方面,从全球通胀和中国通胀的结构对比看,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整仍需循序渐进。在全球经济“大停滞”的背景下,全球大通胀显然是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nhgd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