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敏捷开大会总结
敏捷开发大会总结
2012年9月18日星期二
9月份的12日下午、13、14两天,参加了第七届敏捷开发大会,虽然自己没有做过敏捷项目,但因为现在“敏捷”是流行词,想看看自己公司的项目能不能用,所以就拿着领导的大洋,风风火火的参会去了,接受各位牛人的轮番知识轰炸。
Neal Ford :Agile Architecture Design
总觉得演讲的内容与题目不太相符,在讲主要内容之前,引用了很多名人名言,比如戴明的“坏的流程会打击好员工的积极性”,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等,之后,主要讲了4部分内容:
沟通的重要性,每个团队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沟通方式,面对面的沟通时,站在白板前,语言+文字的沟通可能是最好的。
沟通一定要有反馈,比如敏捷中可能有即时的反馈,每天的反馈,每周的反馈等等。
为什么结对编程有效
这个最主要的论据是一个人很难同时使用左大脑和右大脑,而结对编程则可以分工,达到同时使用的目的。
反馈与沟通如何结合
这部分,讲的是具体的实践,比如在构建的时候放一点歌,在办公室里边放玩偶,在工作中创造乐趣等。
为什么敏捷开发是有效的
因为沟通是闭环的,沟通是高效的,工作是快乐的,所以敏捷开发是有效的。
回答的提问:
Q1:结对编程时,对人员水平有要求吗?
A1:要尽可能水平相近,以提高生产力为目标
Q2:是否要保持结对的稳定?
A2:最好1~2天换一次,以保持信息的可传承行
Q3:如果是异地,可以形成结对吗?
A3:尽可能在本地,可以以互相出差的方式形成本地结对。
王红超:大规模敏捷转型
主要讲的是华为如何开展敏捷转型工作的,听完之后的第一感觉是:“有钱真好” !
华为是以“业务目标达成”为导向推荐的敏捷,并且把敏捷提高到了战略的高度,在这过程中请了很多业界的牛人做自诩和辅导。
华为的敏捷转型,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两步:
第一步:统一对敏捷的认识
敏捷 = 理念 + 优秀实践 + 具体应用,其中,理念指的是敏捷的核心思想,优秀实践指的是经验的积累,而具体应用,指的是能够结合自身灵活应用才是真正的敏捷。
在敏捷中,领导的作用是“激发”团队,而成员是全方位的积极参与者。
第二步:建立敏捷开展辅导队伍
建立公司级和产品线级两级敏捷教练体系,引进几乎业界所有的顾问。采用开展日常培训、讲座等等;每年组织年度软件工程大会进行优秀实践的分享;建立内部交流社区等方式促进内部沟通。
华为在引入敏捷的过程中,也遇到的很多问题,比如新员工大量进入对原来团队的冲击,能力的稀释;研发过载,需要面对交付压力、能力不足、沉重的技术债务等。
最后的总结是,引入敏捷,一定要务实、理性。
Ritchard Markelz :Global Agile Strategy
主要讲了敏捷中的领导力及创新,还有为什么要用敏捷。
敏捷中的领导力主要体现在,把团队看成整体而不是层级,在组织中创建授权,把优秀领导从合格领导中区分出来。讲焦点集中在优秀实践和成功模式上,采用激励式询问方式,如什么事我们做的好的,什么是有效的。
使用敏捷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客户时敏捷的,客户关心的是如何快速解决问题,因此灵活性和适应性才是其中的关键。
回答的提问:
Q:敏捷方式中,计划怎么做?
A:分层,更高层的做传统的计划,不具体到细节。
荣浩:百年历史看管理
不得不说,荣浩真的是才子,将管理的历史帮我们梳理的简单而清楚,把这些人和事都按照顺序列出来的话,应该就能理清大概的思路了。
亚当·斯密、泰勒、亨利·福特、法约尔、韦伯;摩登时代、霍桑实验;休哈特、PDCA;彼得·德鲁克、列维特、钱德勒;权变理论。
80年代的日本制造、PDCA、TDD、精益;90年代的组织瘫痪、流程再造,哈默和钱皮、彼得·圣吉。
21世纪以来,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全球供应链的挑战及国内最严重的管理的道德问题等等。
所有的这些都说明了,管理只有恒久的问题,没有终结的答案。
乔梁:组织转型的十个要点
主持人介绍时说,这位是传说中的乔帮主,无奈本人孤陋寡闻,愣是没听说过。
乔帮主说,敏捷实践中,大约有75%的失败率,其中文化变革的范围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乔帮主还说,因为用英文表达比用中文更好理解一点,所以用英文表了。
组织文化变革中,只变革需要变革的部分,因为人天性是害怕变革的,只有不满意程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变革,而变革时,应该先unfreezing再unfrozen and moving to a new state 之后再 refreezing。
Align with business urgency。只解决TOP3的问题,不要去做那些True but useless的事情。
Proper leading team。结论性的东西才能推出。
Quick assessment。谁执行谁做决定。
Define the roadm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