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的演化及发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脑的演化及发展

電腦的演化及發展 學校:南台科技大學 科目:科技與歷史 班級:應英三乙 學號:497C0123 姓名:鄭捷駿 題目:電腦的發展及演變 日期:100 06 16 目錄 摘要 電腦的歷史 電腦的演變 心得 參考資料 摘要 電腦早在1946年左右就有第一代的電腦,然而那時的電腦是由真空管所組成的,體積非常的龐大且耗電量也相當的驚人,但是缺點容易產生高熱所以到了1950年的被電晶體的電腦所取代了。超大型積體電路速度卻更快且準確性更高。 電腦的歷史 本來,計算機的英文原詞「computer」是指從事數據計算的人。而他們往往都需要藉助某些機械計算設備或模擬計算機。這些早期計算設備的祖先包括有算盤,以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7年的被古希臘人用於計算行星移動的安提基特拉機器。隨著中世紀末期歐洲數學與工程學的再次繁榮,1623年德國博學家Wilhelm Schickard率先研製出了歐洲第一部計算設備,這是一個能進行六位以內數加減法,並能通過鈴聲輸出答案的「計算鍾」。使用轉動齒輪來進行操作。 1642年法國數學家布萊士·帕斯卡在英國數學家William Oughtred所製作的「計算尺」的基礎上,將其加以改進,使能進行八位計算。還賣出了許多製品,成為當時一種時髦的商品。 1801年,法國人Joseph Marie Jacquard對織布機的設計進行改進,使用一系列打孔的紙卡片來作為編織複雜圖案的程序。儘管這種被稱作「Jacquard式織布機」的機器並不被認為是一部真正的計算機,但是其可程式性質使之被視為現代計算機發展過程中重要的一步。 查爾斯·巴比奇(Charles Babbage)於1820年構想和設計了第一部完全可編程計算機。但由於技術條件、經費限制,以及無法忍耐對設計不停的修補,這部計算機在他有生之年始終未能問世。約到19世紀晚期,許多後來被證明對計算機科學有著重大意義的技術相繼出現,包括打孔卡片以及真空管。德裔美籍統計學家赫爾曼·何樂禮(Hermann Hollerith)設計了一部製表用的機器,其中便應用打孔卡片來進行大規模自動數據處理。 在20世紀前半葉,為了迎合科學計算的需要,許多專門用途的、複雜度不斷增長的模擬計算機被研製出來。這些計算機都是用它們所針對的特定問題的機械或電子模型作為計算基礎。20世紀三四十年代,計算機的性能逐漸強大並且通用性得到提升,現代計算機的關鍵特色被不斷地加入進來。 1937年,年僅21歲的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生克勞德·香農(Claude Shannon)發表了他的偉大論文《對繼電器和開關電路中的符號分析》,文中首次提及數字電子技術的應用。他向人們展示了如何使用開關來實現邏輯和數學運算。此後,他通過研究萬尼瓦爾·布希的微分模擬器進一步鞏固了他的想法。這是一個標誌著二進制電子電路設計和邏輯閘應用開始的重要時刻,而作為這些關鍵思想誕生的先驅,應當包括:Almon Strowger,他為一個含有邏輯閘電路的設備申請了專利;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他早在1898年就曾申請含有邏輯閘的電路設備;Lee De Forest,於1907年他用真空管代替了繼電器。 沿著這樣一條上下求索的漫漫長途去定義所謂的「第一部電腦」可謂相當困難。1941年5月12日,德國工程師Konrad Zuse完成了他的圖靈完全機電一體計算機「Z3」,這是第一部具有自動二進制數學計算特色以及可行的編程功能的計算機,但還不是「電子」計算機。此外,其他值得注意的成就主要有:1941年夏天誕生的阿塔納索夫-貝瑞計算機是世界上第一部電腦,它使用了真空管計算器,二進制數值,可復用內存;在英國於1943年被展示的神秘的巨像計算機(Colossus computer),儘管編程能力極其有限,但是它使人們確信使用真空管既值得信賴,又能實現電力化的再編程;哈佛大學的馬克一號;以及基於二進制的「ENIAC」,全名為「電子數值積分計算器」,這是第一部通用意圖的計算機,但由於其結構設計不夠彈性化,導致對它的每一次再編程都要重新連接電力線路。 19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訓練轟炸機飛行員,美國海軍曾向麻省理工學院探詢,是否能夠開發出一款可以控制飛行模擬器的計算機。軍方當初的設想只是希望通過該計算機將飛行員模擬操作產生的數據實時反映到儀表盤上。與之前的模擬設備不同,軍方要求該計算機應基於空氣動力學設計,與實物無限接近,以便進行各種航空訓練。於是麻省理工創造了旋風工程,其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能夠實時處理資料的「旋風電腦」,併發明了磁芯存儲器。這為個人電腦的發展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開發埃尼阿克的小組針對其缺陷又進一步完善了設計,並

文档评论(0)

170****05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