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个案叙述流德国知识精英的经历
以个案叙述流亡德国知识精英的经历;; 面对这场滚滚而来的犹太难民潮,传统的移民国家美国成为最大的难民接受国,接受了其中的13万人。值得注意的是,这13万人中包括了遭到纳粹文化清洗运动驱逐的绝大部分有犹太血统的科学家和文化精英,从而使这场向美国的流亡变成了整体性的文化转移。;;1933年1月30日晚上在柏林勃兰登堡门前纳粹主义者为希特勒当上德国总理举行的欢庆游行; 1933年 4 月 7 日《授权法》及《重设公职人员法》的颁布与实施是人类教育与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黑暗的日子。.在兴登堡总统的直接干预下,该法还宣布了三项例外条款,即“非雅利安血统者中,只有三种人能免于解聘: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线战士、1914年8月1日以前就在为国家服务的公职人员,或是一战中阵亡将士的父亲或儿子。” ; 德国的大学教师过去一直属于在专业上进行自我管理并拥有法定资格的部属公职人员,因此,这场针对德国公职人员的“一体化”运动,在大学校园中也就体现为一场驱逐有犹太血统的、有民主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文化清洗运动”。
; 在这种氛围中,德国的大学上演着一幕幕摧残文化的丑剧,其中最令人难忘的一幕发生在1933 年 5 月 10 日夜晚.
在这场“焚书运动”中,狂热的柏林大学学生们将一大批代表“非雅利安精神”的书籍扔进了火堆。
短短几个月内,有近 3000 种书籍被列为禁书,并被从全国所有的公共图书馆中清除。;纳粹青年在焚烧书籍;
1934年8月2日兴登堡总统去世,希特勒成为了至高无上的德国统治者,清除犹太人影响的行动继续升级。;1935年9月纽伦堡全国党代会;; 第一场决定性的解聘潮发生1933-34年冬季学期以前,解聘了占这一时期整个教师集团7116人中的16.09% 。
第二场解聘潮发生于1935年9月15日《纽伦堡法》颁布后的一年中。 德国大学中被解聘的科学家总数达到了1639人。
第三场解聘潮发生于1937 年1月26日颁布《德意志公职人员法》之后。 遭到驱逐的科学家已高达1800人。; 遭到解聘的科学家和知识精英今后只有三种可能:
完全改变职业、
“内心流亡”、
???肉体流亡”。
; 从这个意义上讲,1933年4月开始于德国大学校园中的这场文化清洗运动,本身意味着讲德语的知识难民流亡潮的开端。1938年11月 “帝国水晶之夜”后达到了高潮。
;; 美国高校体制的多样性、灵活性以及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扩张,使得美国在接受德国流亡科学家方面具有最大的现实可能性。但这并不表明每位流亡科学家都会以美国作为流亡首选国。; 首先,年龄状况在流亡科学家个人流亡方向的选择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其次,流亡科学家个人掌握的外语语种和水平,也对其流亡方向的选择产生影响。
再者,流亡科学家在专业上的国际化能力也很重要。
另外,流亡前与国际学术界的接触与交流,也能对流亡科学家在接受国的选择上产生决定性影响。
;;纳粹德国建立的集中营;集中营中备受摧残的犹太人; 大约有1400名科学家最后选择了流亡,但他们当中只有约31%的人将美国作为流亡首选国 。; 然而,真正能接受流亡科学家并能让他们继续发挥研究者和教育者功能的,只有那些独立于国家、在聘用问题上更为自由的英国和美国的大学。 ; 但是,由于英国大学体制上的特点,这种帮助是有限的。它只能提供一些短期性岗位,而不能提供太多的长期性岗位。因此,对流亡科学家来说,英国仍然是首先作为收容港、过境国来发挥作用的。; 与德国大学不同,当时美国高校的财源中,几乎不存在什么公共性或国家性的参与合作,它涉及的是一种纯私人性质的捐款。这样,美国私人性质的基金会对于是否接受某位德国流亡科学家的态度也就变得极为关键。幸运的是,它们往往能独立于国家,并在与高校的合作中奉行一种接受政策。;; 流亡方向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流亡科学家对局势的判断。
最后,绝大多数德国流亡科学家并不将美国视为理想的接受国。这种心理状态源于他们过去从美国文化中、尤其是1920年代对德国社会“美国化”的厌恶中所感受到的那种“消极魅力”。
; 不少人最初甚至相信,“纳粹统治只是一个暂时性的幽灵,在不远的将来,一场从流亡中的返回是有可能的”。因此,尽管许多人很快认识到流亡的定局,但他们从感情上并不想与德国分离,只是希望能在一个与家乡邻近的国家里,等待流亡生活的立即结束。 ;满载犹太难民的英国邮轮
开进美国纽约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华医网继续教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诊疗新进展题库答案.docx VIP
- 小红书种草学2024母婴食品行业-成长有营养种草促增长.pdf
- SMTC 3 800 006 电子电器零件系统电磁兼容测试规范General test specific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for electrical-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subsystems(20200929).pdf
- 2021年传染病防治知识试题及答案.pdf
- 2024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甲状腺疾病的药物治疗参考答案.docx
- 上市新药达洛鲁胺(Darolutamide)合成检索总结报告.pdf VIP
- 高等数学教学教案.doc VIP
- 国开本科《理工英语3》机考题库及答案.docx
- 定比点差法专题(学生版).pdf
- [运维]-数据中心机房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