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柳永.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 永 一、教学目的 了解柳永慢词的特点和风格 2、学习本词情景交融和白描的手法 二、学习要点: 本词的艺术技巧 三、教学安排: 1、词的简介 词:随唐时兴起的一种和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词牌规定着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牌原是乐谱的名称,乐曲失传后,就成了词的形式格律的标志。词牌和词的内容并无联系。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最短的只有十几个字,最长的不超过二百四十字,如《莺啼序》,有人按字数多少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一段在音乐上叫一阕(曲)或一片,上下片的句式有完全相同的。如《西湖》、《卜算子》等。也有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如《清平乐》、《沁园春》等。凡是下片开头的字数平仄,句式与上片有不同的,叫“换头”,换头与不换头都是曲,乐曲的节奏变化决定的。 词从片数来分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几种。单调不分片,多为小令,双调分二片,三叠分三片,四叠分四片。 从乐曲性质分,词调有令、引、慢、等,舒缓的乐曲叫“慢词”依慢词填的词叫慢词。有的词调名下加慢“慢”字,如《木兰花慢》是由小令演化成的慢词。柳永是慢词的奠基人,他开创了词的新局面,宋以前的词,主要是小令,柳永依慢词填词后,慢词才得发展。柳永对词的贡献不反在于创意,而且在于创调。他通晓音律。(见作者介绍后部分) 1、题解:《八声甘州》简称《甘州》,原为唐代边塞曲,后用为词调。《词谱》说:“此调前后八韵,故名‘八声’,上下阙,九十七字,是慢词,上下个四平韵。这首词写的是游子失意苦闷和思念家乡的心情。(羁游行役之苦) 2、作者及背景介绍 柳永:初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柳永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父祖两代都中举作官,在京城开封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养成了一种放荡的性格,整日与伶工歌妓为伍,写过一些风月歌词,自道是“白衣卿相”,据说柳永科场失意的主要原因是他生活浪费,不像一个正流文人。他曾写过一收《鹤冲知》其中有一句话是“忍把浮名挨了浅斟低唱”。后来应进士考试,到发榜的时候,宋仁宗勾掉了他的名字,说道:“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用浮名?且去填词!”以为他作官是不够格的,从此受到上层社会的白眼,而他则索性自称为“奉旨填词刘三变”,无所顾忌地去纵游娼馆酒楼,从而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创制的慢词风行天下,“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刘词。到了五十岁左右,虽然该名柳永,考取进士,做了几任小官,但政治上可说是终身潦倒,了无成就。他的生活境遇也相当困苦,死时还是一贫如洗,只得有伶工当时的平民、各妓凑钱办了丧事。 柳永毕生从事词的创作,所作词主要反映了当时的平民生活,透露着封建社会大部分知识分子在仕途失意后的悲愤和苦闷 柳永是北宋时代大量制作慢词的人,他在词的创意和词调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通晓音律,又善于运用民间生动活泼的语言和铺叙手法,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使慢词发展成为与小令、双辉并峙的成熟的文学样式。 有《乐章集》 1、范读 2、分析讲解 此词上篇写景,下片抒情 上片着意于凄冷秋景的渲染,借以表达词人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①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面对着傍晚潇潇的秋雨洒在秋江上,经过一番雨洗,秋景变得格外晴朗。“对”字领起,把词人自己形象写进画里。 潇潇,雨落之声 洒,雨势 江天,雨洒之广 清秋,清凉的秋天 “洗”字用的巧,不仅照应了“潇潇”而且点出了“洒”的效果,洗却尘土,天气格外晴朗。原本“秋”是不能洗的。词人意念上以为秋清皆因雨洗,使人更感形象真切,而雨后秋空清朗状,如在目前,故“洗清秋”构思新颖。 总:第一句写出秋雨的声势,时间,背景。展现出一片凄冷、昏暗、迷茫、阔大的景色 ②渐霜风凄紧,关沙冷落,残照当楼 渐,渐渐; 霜风,下霜时节的风 凄紧,凄冷而急剧 关河,关塞,河防,这里指山河 当楼,面对~一映照在楼上 ~(秋雨过后,傍晚江边)感到寒风渐冷渐急,放眼望去,山河一派沉寂荒凉,夕阳的余辉回照在游子眺望的搂头。 用“渐”字领起,突出渐冷渐紧的秋风,读时略作停顿,再读下面四字 霜风 (写感觉)极言秋风之凉 凄紧 突出其凄冷、紧迫、寒气袭人 关沙冷落 (写所见)――写关塞要津沉寂荒凉景色 残照当楼 ――写落日余辉当楼回照,有凄凉之色 这三句所写景色苍茫辽阔,境界高远雄浑,大气磅礴。点染出“无处不堪愁”的意境。苏轼一向看不起柳永,然而对这三句却大加赞美,认为“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这几句不仅形象解明,使人读之如身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也是词中稀有的。 ③“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是处,到处 红衰

文档评论(0)

ogdy6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