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六单元诗歌鉴赏.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上)第六单元诗歌鉴赏 班级 姓名 组别 量化等级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简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全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常见题型】1.作者是如何写出风势之大的?(或:找出“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动词,并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答:(1)先写其声,“风怒号”三字写出了秋风咆哮(1分); (2)运用了“卷、飞、洒、挂罥、飘转”等一系列动词突出了风大、危害大(1分)。 (3)写出了茅屋被秋风所迫的惨状,表达了作者愁苦,无奈的心情(1分)。 2.文章开头写风势之大有什么作用?(2分) 答:(1)开头写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惨状,开门见山,直接点题(1分)。 (2)为后文写屋漏遇雨、自己的的境遇之惨蓄势。(1分)。 3.作者写诗时年仅四十余岁,为什么称自己“老无力”?(2分) 答:是指心境老(1分)。作者在战乱中度日,颠沛流离,饱经战乱之苦,未老先衰,所以称自己“老无力”(1分)。 4.“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这两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答:(1)渲染了暗淡阴冷的气氛(1分),烘托了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1分)。 (2)为下文“长夜沾湿”作铺垫(1分)。 5.请赏析“铁”、“麻”两字的妙处。(3分) 答:(1)使用了比喻的修辞(1分),把破旧变硬的被子比成冰冷坚硬的“铁”,把密集不断的秋雨比成“麻”(1分)。 (2)这两个字形象生动的写出了作者长期颠沛流离,生活贫困的惨状,反应出战争带给人们的悲惨境遇(1分)。 6.你是如何理解“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的。(2分) 答:(1)过渡句。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下文的直接抒情、议论(1分)。 (2)诗人由于自己生活困顿而无法入睡,而自己生活的惨状正是由于战乱给国家带来的惨状,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而彻夜难眠的心情(1分)。 7.本文的主旨句式哪两句?该如何理解。(3分) 答:(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分)。 (2)表达了作者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襟(1分)和迫切希望变革黑暗现实,渴望天下人都能够生活安定的崇高理想(1分)。 8.“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1)直接抒情。“何时”表达了作者希望实现自己美好理想的殷切希望(1分)。(2)诗人并不是为了自己谋求私利,而是为了天下百姓幸福宁愿牺牲自己。表现了作者崇高的精神(1分) 二、《过故人庄》 【简析】《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常见题型】1.首联叙述了什么事?蕴含了怎样的情感?(2分) 答:(1)首联叙写了老友准备了饭菜,邀请“我”到农家做客的事件(1分)。 (2)“鸡黍”是田家特有的饭菜,表现了“我”和友人之间淳朴的友情(1分)。 2.请从表现手法、语言运用、情感中任选一个方面赏析颔联(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2分)。 答:(1)颔联使用了对偶的修辞,对仗工整,音韵和谐(1分),写出了优雅恬静的乡村风光(1分)。 (2)“合”形象的写出了村边绿树环绕,幽静雅致的环境;“斜”生动的写出了城外青翠的山峦连绵起伏(1分)。这两句诗画面感强,描绘出一派如诗如画的风景(1分)。 (3)“绿树”是近景,“青山”是远景,远近结合(1分),写出了田园青山绿水,优雅恬静的美景(1分)。 (4)这两句诗暗含(1分)了作者欣赏优美的田园美景时,激动、喜悦的心情(1分)。 3.请自选角度赏析“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 答:(1)使用了对偶的修辞,自然对仗(1分),叙事、写景融为一体,优雅和谐(1分)。 (2)“场圃”即是“开轩”后所见的景物,令人心旷神怡。“话桑麻”使人领略到农家风味(1分)。由室内到室

文档评论(0)

ogdy6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