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楠溪江亲历山水诗与耕读情.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骑行楠溪江亲历山水诗与耕读情.doc

骑行楠溪江亲历山水诗与耕读情   在中国的河流中,楠溪富春江是最让我向往的。只因为她们的名字很江南,很女性,很容易让人想入非非。终于,挤出十天的时间,但是却在冬日。于是决定把它全部都留给楠溪,把我那非非的想象都付诸实施。      溯溪:珍溪且骑且珍惜      清晨,在旅馆=楼的阳台上伸懒腰,脚底一曲清溪自在流淌。   江上渔翁点竹排时划起的涟漪,河边洗衣女棒槌激起的回声,夹杂着鸡鸣狗吠中的孩子们的哭闹声――有这样的交响乐做“mormng call”,楠溪江终于惜别梦境睁开眼。放眼望去:江北岸屏风般的群山上,飘荡的云雾在织围脖,把山峰们打扮成了“五四”青年;江南岸是铺满卵石的开阔滩涂,有村民正把绿油油的萝卜叶铺在灰色的卵石上;三五只竹筏搁浅在河滩上,安详的样子就如同安享晚年的老人,搬出一把椅子坐在家门晒太阳……   慢慢从楠溪江主干进入支流的珍溪,河流依然宽阔如故,但是水流锐减。如果说水体是大自然织给楠溪江的衣裳,那么主干穿的是超短裙,支流则秀的是透视装――珍溪上水面已不能覆盖河床,河床裸露出的卵石间长满了杂草,村民们甚至把干货直接晒在河中央,为了争取更多的阳光,有人一把火点燃了枯草,于是便出现了“长河孤烟直”的景象。   放鸭人轻点竹竿,竹排尾部划出放射状涟漪,鸭群排成雁阵跟随在竹排后。竹排最终泊在江心沙洲的老柳树下。放鸭人解开竹排上的蛇皮袋,开始给鸭子们发早餐。当抛洒的稻谷落入沙砾时,我也打开背包拿面包在手――同是天涯早餐人。餐毕,鸭子们四散而开,我也开始溯江行。   不多久,来到一个恬静的小镇,新旧相间的房屋沿江一字排开。我行走在沿江狭窄的水泥路上,一面饱览秀美江景,一面用眼睛搜索小村中隐藏的古宅。一座古朴的拱桥横在珍溪之上,桥上向光的一面护栏上坐满了人,他们看到我之后就开始向我行注目礼。大概小村很少有陌生人进入吧,何况我这身打扮还很“外星人”。我主动加入了他们,交谈中得知这便是我要寻找的花坦乡。这小镇中明清古建筑比比皆是,只不过古迹都在靠山的一面而不在临河的这一方。于是我面临着人文左拐,自然前行的抉择。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因为我真的很享受这种与山水融为一体的感觉。   目的地已至而江水未止,于是继续更改行程,把下一站定在珍溪源。路过花坦后,路上已鲜有行人,只有河边蜿蜒的水泥护栏如影随形。水泥护栏呈锯齿分布,如古城墙上的女墙,村民们把黄的红薯、白的萝卜切成片晾在护栏上,如同给护栏穿上了黄白相间的条纹衫。一路平缓上坡,我随手抓一把红薯片充饥,渴了就狂嚼萝卜丝。红薯片和萝卜丝都是河对岸那家村民晒的:河对岸泊着一尾竹筏,两边码头间拉着一根绳索,对岸农家老伯往竹筏上装了两大竹筐新切的红薯片和萝卜丝后,只轻轻一拉绳,竹筏就向我漂过来。我正一手抓满萝卜丝,满嘴塞满红薯片吃得正酣。被抓贼见赃我处变不惊,不对自己的行为作解释,而是问珍溪源远近。老伯也不理会我的问话,而是从左竹筐抓了一把红薯片,从右竹筐抓了一把萝卜丝递给我。说出一连串我听不懂的单音节词,我听不懂,但我能意会:吃,吃,吃……      寻古:乌府吾见乌有乡      当珍溪慢慢没人群山中时,摊开地图,发现我已偏离楠溪江主干很远,再信马由缰,我的假期将要全部耗光,于是决定折返。当然,我不是沿原来的老路,我走的是靠山的那―方,那是先前村民给我指点的人文之旅。   花坦是一个枕山靠河的小镇,从山峰到河谷,每走一步就多一分清秀;从河谷到山峰,每上一步就增一分古朴。花坦临江的一面把水乡特质体现得很透彻,而靠山的一面把山村特色体现得淋漓尽致:路是清一色的鹅卵石铺就,房子部用青石筑基,每一家都是独立的院落,用石块垒起围墙,而围墙的高度、长度和厚度是家庭权势的度量。   乌府是花坦众多古宅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穿过“乌府流芳”的牌坊,这气派的宅院就掀起了盖头。乌府原名永思堂,是明统年间(1436-1449)朱氏先人朱良暹所建。花坦是朱姓聚居的村落,而乌府则是花坦乡朱氏宗祠所在地,也是该乡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地位可见一斑。第一重门悬挂有“敦睦堂”的匾额,老人在此或看电视,或下象棋,其乐融融;第二重门没有标记,长凳上摆了三副红漆棺木,旁边两副标有“福”字标记,中间标“寿”,棺木里则供奉有祖宗排位,袅袅青烟从棺木后飘出,不觉恐怖,反倒很温馨。   从花坦村出来,再回到楠溪江主流日寸,已近黄昏。江水依旧奔流,游兴依旧酣畅,接下来的骑行过程中,楠溪江畔的风景和隐藏的古村落,还会带给我怎样的惊喜?      邂逅,欲把古村比新娘      在山头回望大若岩十二峰,她那冷艳突兀的山体上半部在云雾中秀出尘脱俗傲气,下半部在汽车丛林中露虎落平原落寞。一声叹息后一声长啸,就如海豚在发声纳,试图和同类一起分享新找到的亚特兰蒂斯。没有回应,只听到山谷间回声阵阵。于是我就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