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手术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疗效观察论文.docVIP

后路手术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疗效观察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后路手术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疗效观察论文.doc

  后路手术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疗效观察论文 徐杨博,阳运康,尹一然,叶里子,鲁晓波,唐炼 【摘要】 目的 观察采用SRS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系统一次手术完成减压复位及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对13例患者全部采用后路双侧小关节及椎板切除彻底减压,SRS型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 一次手术完成减压复位及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freelbar spondylolishesis.Methods 13 patients ina, the reduction and fixation ade grafting.Results After operation, all the 13 patients gained reduction and fusion porarily stretching of the nerve roots, the others had no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the symptoms proved of certain degree: excellent in 9 patients,.freel 3 months to 42 months onths revealed stable condition and clear symptom improvement of the patients; the X-ray images sho plications bar spondylishesis from the sufferings of the second operation and it is a neethod in clinic. Keybar spondylolishesis depression spinal fusion 重度腰椎滑脱是指滑脱移位大于50%,按Meyerding分度在Ⅲ度以上(滑脱50%~74%),包括Ⅳ度(滑脱75%~100%)及Ⅴ度(腰椎脱垂)的滑脱。常伴有脊柱、骨盆力线改变与小关节结构改变,部分还有椎体变形。临床上常有下腰痛及下肢麻木、间隙性跛行、足背伸肌力减弱、踝反射减弱、会阴部麻木等神经损伤表现。目前多采用手术治疗,但存在手术创伤大,减压不易彻底,复位不良,常需两次手术等问题。我们采取一期后路手术治疗重度腰椎滑脱,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3例,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32~62岁,平均40.6岁。术前13例均有下腰痛、下肢麻木疼痛及间隙性跛行,足趾背伸力减弱10例,踝反射减弱8例,会阴部麻木5例。病程最长22年,最短2年,平均5.9年。 1.1 分类 (1)按滑脱部位分 L4滑脱6例,L5滑脱7例。(2)按滑脱程度分 Ⅲ度滑脱7例,Ⅳ度滑脱3例,Ⅴ度滑脱3例。(3)按滑脱性质分 腰椎峡部崩裂性滑脱6例,退变性滑脱5例,创伤性滑脱2例。 1.2 手术指征 (1)持续并加重的腰腿痛,保守治疗无效,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2) L4~5及L5~S1神经根激惹、受压体征;马尾受压症状,如会阴部麻木等。(3)与临床症状及体征相一致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包括X线片显示滑脱、CT或MRI明确显示L4~5及L5~S1神经根及马尾受压征象。 1.3 按临床疗效评分系统对所有患者行术前术后评分(表1),并分级(优:0~1分、良:2~3分、可:4~5分、差:6~9分)。 表1 临床疗效评分系统(0-9评分系统)(略) 1.4 手术方法 1.4.1 一般步骤 13例均采用后路手术入路,10例植入BAK椎间融合器,3例植入整块髂骨(椎间隙过窄,无法植入BAK器械)。全麻后取俯卧位,胸、臀部垫高,X线透视确定手术节段,后正中切口,钝性分离椎旁软组织,显露棘突、椎板及双侧小关节。由浅入深,在直视下进行减压。减压应彻底,将滑移平面的椎管、神经根管入口区、神经根管彻底减压,必要时切除增生的小关节。因小关节变形,神经根的位置也常发生变化甚至变异,应注意防止损伤神经根。椎间隙可暂不必理会。在滑椎植入2枚提拉螺钉(解剖不清时必须在透视下进行),滑椎下位椎体植入2枚“U”形钉,在提拉螺钉与“U”形钉间用连接杆连接,适度撑开上述两钉以增加椎间隙高度,用器械锁定“U”形钉,逐步拧紧提拉钉螺帽使滑椎复位。 从斜后方与矢状位约30~45度向椎体间隙植入一枚BAK椎间融合器,BAK的大小以术前测量椎间隙高度及术中利用试模确定。牵开神经根和硬膜囊,依次切开纤维环、摘除髓核,用撑开塞刮匙及剿刀制备植骨床,攻丝,拧入塞满骨屑的BAK椎间融合器。最后调整并紧固整个复位内固定系统。 1.4.2 关键技术 1.4.2.1 减压 本组手术患者病理变化的共同特征:腰椎峡部裂滑脱者——双侧小关节增生,上下关节面由矢状面向冠状面移行,关节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